华东模范中学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
2.努力贯彻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十一·五”发展规划,认真贯彻执行《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学校德育活动开展。
3.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差异,多元发展”,为学生充分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优质德育服务。
4.加强德育的针对性,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二.工作重点和目标:
1.继续建设“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落实新一轮学校发展规划德育目标,积极推进和落实“两个纲要”,丰富学校“三重”德育内涵,开好学校德育研讨会。
2.“实践、体验、发展”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加强班风、学风建设为抓手,建设和谐班级,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德育管理,强化规章制度,提升学校德育管理实效。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当模范公民,争创新一轮上海市文明单位。
三, 工作要点:
(一)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贯彻落实“两个纲要”,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每月主题教育
每月主题教育要充分结合时事形势,采用多种形式,结合学校工作要求和学生实际,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
每月教育主题:
(1)9月份主题:弘扬民族精神,争当爱国爱校的模范(结合暑假生活总结及新学期计划);
(2)10月份主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争当强健体魄的模范(结合体育节);
(3)11月份主题: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争当勤奋学习的模范;
(4)12月份主题:多读书读好书,争当崇尚科学的模范(结合读书节);
(5)1月份主题:加强法制观念,争当遵纪守法的模范。
2.抓好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由班级负责。本学期要继续探索升旗仪式的形式,提高升旗仪式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每月第一个星期一为全校主题升旗仪式日,由学生会、团委,少先队负责。其余的升旗仪式由各年级的班级承担,充分发挥班级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本学期升旗仪式初步安排如下: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东部 |
学生会
团委 |
高三 |
学生会
团委 |
高三 |
学生会
团委 |
高三高二 |
学生会
团委 |
高二 |
学生会
团委 |
高二 |
西部 |
少先队 |
初三 |
少先队 |
初三 |
少先队 |
初三初二 |
少先队 |
初二 |
少先队 |
初二 |
3.主题班(队)会
各班结合学校当月主题教育和班级实际情况,设计好主题方案,活动要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年级组长、政教处要做好主题班(队)会的评价工作。
本学期结合九、十一月份的主题教育,重点抓好二次主题班(队)会主题班(队)会。
(二)基础道德教育
1.学习《中学生守则》,着重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检查,迎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评审。
2.完善星级班评审标准,重在班集体建设。
3.完善周劳动值日制度,培养学生主人翁态度和劳动意识。
4.利用对一些传统节假日和重要的事件的介绍等方式,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5.加强对学生,特别是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导,指导学生制定和修订“人生规划”。
6.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法制观念,增强珍爱生命、自我保护意识。
(三)思想政治教育
继续加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结合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真伪能力,培养他们的正确的政治立场。
1. 开展和建立高一“双学”小组活动
高一年级本学期成立“双学”小组,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学习党史的活动,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制定学习计划,落实学习内容,正常、有序开展活动。
2. 继续办好“青年党校”
做好高二学生干部、高三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和培养工作,加强对优秀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党章学习,并安排一定的社会考察活动,配合党总支做好学生的党建工作。
3. 搞好“少年团校”活动。团委要配合少先队共同办好“少年团校”。团课要有计划,
有方案,有总结,保证团课的质量,做好初中学生的新团员推荐工作。
4. 各级学生组织要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四)家庭教育指导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委员会活动,继续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活动。
(五)卫生心理健康教育。
1) 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创建“健康校园”。
2)继续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完善心理个案记录和分析。
3)结合班主任培训做好教师心理教育培训,全面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4)做好学生“人生规划”的指导。
(六)社会实践
根据形势要求,要增加实践内容,丰富实践形式,充分发展社会教育资源和实践基地功能。
1.志愿者服务活动。在继续重点加强宋庆龄纪念馆“双语讲解员”、蔡元培故居讲解员、刘长胜故居志愿讲解员、南阳学校助残服务队和“宋庆龄班”建设。同时,进一步落实各班“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服务内容,计划,及时总结个人或集体的优秀事例,以推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更好进行。各班第3周上报各班志愿者服务队名单,计划,学期末上报活动小结。政教处将对“志愿者活动”中表现先进的个人和集体予以表彰和宣传。
2. “学农”、“写生”活动。做好高二年级“学农”活动,制定“学农”计划,落实“学农”活动内容,做好表彰和总结工作,初拟定“学农”活动安排在十月下旬,共计八天时间。和教导处配合做好普美班写生作品展示工作。
3. 继续办好少年军校。少年军校活动从第三周开始。
(七)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文艺、体育活动。
1. 体育节。结合华模2006秋季运动会,召开华模2006年体育节。(强调竞争与合作的结合,强调竞赛与健身的结合,师生共同参与,以提升生命质量为目的。方案另定)
2. 读书节。12月份以阅读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为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举办华模2006读书节。(拟:高中以课本剧形式为主,初中以故事讲演为主。方案另定)
3. 社团活动
继续办好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和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加强社团的自我管理。
4.强化发挥校电视台的作用,多拍摄、展播能反映学校、班级、个人风貌的电视短片,以及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形成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八)加强对特殊学生的管理
1.完善学校三级“帮教”管理工作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网络,建立完善对少数行为偏差学生的辅导导师制。
2.建立军、烈属子女、单亲子女、离异子女、孤儿、知青子女,家庭生活困难学生的档案(第二周上报上述学生名单),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帮助和教育,做好帮困工作。
3.随班就读
政教处和教导处共同做好随班就读的统计、管理和教育工作,组织部分班主任学习有关政策,交流管理经验,写好有关个案。
(九)队伍建设
1.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年级组长、班主任队伍建设。
继续坚持隔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例会制度,班主任例会除任务布置外,加强班主任实务与理论学习。
(2)加强年级组的特色建设,提高年级组的凝聚力和学习发展能力。
(3)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德育的意识和能力。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任课教师与几名学生互相结对、帮助学生的工作,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氛围。
2.学生队伍建设
学生会、团委和大队部各部要有计划开展工作,在活动中锻炼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主动精神,培养工作责任意识。
学生会、团委和大队部要加强工作的考核,要对各班级、各中队干部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指导和考核,加强档案管理。
(十)科研工作
1.鼓励、指导全校教职工撰写落实两个《纲要》方面的个案、论文,本学期组织好第二阶段校德育年会,搞好德育研讨会。
2.加强各种相关规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的整理、规范工作。
3.进一步推进德育校本化、课程化、体系化构建工作。
政教处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