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学校青保工作计划
2、学校帮教学生概况及分布(样张)
3、特殊家庭学生概况及分布(样张)
4、帮教学生谈话记录表(样张)
5、家校联系记录表(样张)
6、学校未保主题活动概况(样张)
7、学生自护技能训练活动概况(样张)
8、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样张)
9、典型个案分析(一)(二)
10、学校青保工作总结
11、学校未成年人维权工作统计表
12、学校未成年人维权接待工作记载(样张)
附件:
1、《静安区中小学生逃学、逃夜报告》(样张)
2、《静安区中小学生逃学、逃夜情况反馈表》(样张)
3、《学生伤害事故上报表》(样张)
4、《学生帮困助学工作汇总表》(样张)
表一: 2007 学年第 一 学期
学 校 青 保 工 作 计 划
华东模范中学青保工作计划
2007.9
一、指导思想
继续认真贯彻执行青保工作"两法一条例"的精神,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中心,以预防和控制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为重点,以强化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素质为抓手,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使我校的青少年保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徐怡敏 组员:严嵘 钟稳祥 山峰 林屏 徐鑫 陈时鹤陈微 许兰珍 虞夏薇 刘文伟 毛亦峥
二、工作目标
1、降低和控制在校学生的伤害事故和非正常死亡率。
2、杜绝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现象。
3、维护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具体工作
一、)学校老师要认真学习《未保法》并在学生、家长中进行宣传,努力建设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的两大体系:学校、家庭、社会的工作体系,以学校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的未保工作体系。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在教师和学生中大力宣传《中小学生在校伤害事故处理条例》,制定《华东模范中学校园伤害事故处理流程图》提高对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保障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三、)要使全体老师知道对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是一项“人人、事事、处处”工程,要教育保护同时抓。以教育带动保护,以保护促进教育。强化“一切以学生为本 ” 的理念,努力使每个未成年学生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四、)按照我校德育工作三重要求(重实践、重体验、重发展),在全面抓好青保基本工作的同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有侧重点的进行分年级、分对象的个性化教育。
1.)初三年级学生承受毕业升学的重大压力。本学期将和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以及家长形成合力,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为毕业和升学做好准备。
2.)初二年级学生在生理、心理上最动荡的时期,也是自我独立意识、逆反心理逐渐增强的时期。本学期要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增强学生个人道德规范的自控力,对部分行为规范有偏差的学生要加强预测预控,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教育与矫治。学校还将利用“十一”长假、寒假、学期中进行法制教育。
3.)初预和初一年级是未成年人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形成的重要阶段。本学期要结合学校、年级的各项主题教育,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和新颁布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校纪校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控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
五、)发挥学校家委会、家长学校和家长会的作用,开展家庭教育辅导、家长座谈会的活动。注重青未保工作的互动性,对不良行为的学生要加强家、校、社区沟通,共同做好帮教工作。
六、)建立较完整的帮困档案。做好全校特困学生、特殊学生、特殊家庭学生的全面调查工作。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生活、学习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树立自强不息、逆境中早日成材的信心。
七、)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加强与区教育局青保组、社区青保办、公安辅导员的联系,求得他们的帮助,净化、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确保学生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注:学校未保工作计划中请注明学校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以及帮教措施。
华东模范中学2008学年第一学期青保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清形势,更新观念,面对挑战,认真学习贯彻各法规条例,注重家庭、学校、社会有效合力,努力学校青少年保护工作水平。
二、具体工作: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领会文件精神,认清形势,更新观念,面对挑战,“以身作则育人、潜移默化育人”,积极撰写教育教学随笔。
2、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上海市中小学生在校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责任意识,提高保护水平。
3、营造学习、宣传、贯彻《未保法》和依法保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开展“禁毒教育”活动,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学习有关毒品常识,组织师生参观禁毒教育展览。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本年度继续将“法制教育”课程化,每月对学生进行一至二次法制教育,每次有专题、专人进行教育,利用校会、午休、自修课,并用黑板报配合进行宣传教育。尽可能地运用现有条件根据季节特点对学生开展防溺水、防火、防煤气中毒、防交通事故以及 “身心健康”等知识技能的训练、宣传。本学期进行一次火灾逃生现场操练。
4、要善于观察学生整体情况和特殊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及时做好相关的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
5、关爱特殊学生和外来务工子女,特别要做好行为习惯偏差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做好预测预控生的个别跟踪辅导教育工作,做好个案跟踪分析研究工作和特殊学生档案资料整理管理工作。关注心理偏差生的情绪及时做好疏导。
6、在学生生源多样化的情况下,研究各类学生家庭教育的方式、内容,研究不同家庭的文化背景、家庭需求,有步骤的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并逐步形成特色,并通过总结经验、个案研究等形式进行评比交流。
7、及时妥善处理校园伤害事故。通过教师培训、政治学习的方式,学习《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上海事故处理条例》。
8、通过校会课、讲座等形式,在全校普及健康常识和自救自护的技能,提高学生对健康知识和消防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9、进一步规范、巩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全校学生中进行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为保护学生隐私,学生个人信息已修改)
华模中学校帮教学生名单预备年级
姓名 |
性别 |
班级 |
家庭住址 |
监护人 |
监护人电 话 |
情况简介 |
|
男 |
预5 |
|
|
|
性格暴躁,好斗,天天寻事端,打架,满口脏话,严重扰乱课堂纪律。 |
|
男 |
预5 |
|
|
|
家长无能力管教,矿课,逃夜,打架,严重扰乱课堂纪律。 |
表二: 学校帮教学生概况及分布
校级
帮教
对象 |
人数 |
分布
情况 |
年级 |
人数 |
年级 |
人数 |
年级 |
人数 |
高二 |
1 |
初二 |
1 |
预备 |
1 |
5 |
初三 |
2 |
|
|
|
|
|
|
|
|
|
|
姓名 |
性别 |
班级 |
家庭住址 |
监护人 |
监护人电 话 |
情况简介 |
|
男 |
高二4班 |
|
父:
母: |
|
结交不良,家庭教育放任。进校前曾抢劫路人钱财,现有留校查看处分 |
|
男 |
初二(2) |
万航渡路269弄号室 |
|
|
该生网瘾很重,每天晚上上网打游戏至半夜,对家长逆反心理很重,经常恶语相加根本不听劝告。态度十分差,有时还不做。和他多次谈心,他总表示:“没有兴趣学!大不了死!”谈话没有办法开展。 |
|
男 |
预备(4) |
暂居在闸北公园附近一家私人地下防空洞改建的旅馆。 |
|
父:
母:
|
父母已离开上海,将他一人留在上海在无监护人监护状态下生活。
(该生于2008年1月底转到浙江户籍地) |
|
女 |
初三1班 |
愚园路 弄6号一楼 |
|
13856410 |
严重厌学 |
任辰运 |
男 |
初三6 |
万航渡路弄5号209 |
|
1364130 |
父亡,严重厌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三: 特殊家庭学生概况及分布
(一)
离异
家庭
学生 |
人数 |
分布
情况 |
年级 |
人数 |
年级 |
人数 |
年级 |
人数 |
|
高三 |
2 |
初二 |
19 |
|
|
|
|
高二 |
2 |
初一 |
8 |
|
|
|
高一 |
1 |
|
|
|
|
|
姓名 |
性别 |
班级 |
家 庭 住 址 |
监护人 |
监护人电 话 |
情况简介 |
|
顾 |
男 |
高三一 |
江宁路弄16号405室 |
|
62471/1381817 |
父母离异,现由母亲抚养 |
|
徐 |
女 |
高三8 |
石泉路1弄2号1204室 |
|
5293 |
单亲 |
|
张波 |
男 |
高二4 |
愚园路88弄2号 |
张德芳
华秋霞 |
1339356
1330677 |
父母离异,但关系良好,他本身为团支书,好学生 |
|
王秉轩 |
男 |
高二4 |
浦东新区兰村路弄20号302室 |
王伟
顾菊兰 |
13640606
13344663 |
父母离异,他现住在母亲处,母亲溺爱,他喜欢打电脑游戏,时常以感冒为由不来上学。 |
|
陈吟 |
女 |
高一(4) |
沪太支路18弄29号
|
陈萍 |
13915499
|
由母亲抚养 |
|
陈 |
女 |
初二1 |
双山路1弄21号203 |
|
56631 |
离异 |
李 |
女 |
初二1 |
胶州路70弄10号 |
|
62501 |
离异 |
杨思 |
女 |
初二1 |
新闸路弄2-7-B |
|
628470 |
单亲 |
范 |
男 |
初二1 |
|
|
540780 |
单亲 |
周 |
男 |
初二1 |
龙柏五村3/301 |
|
136814802 |
离异 |
刘超 |
男 |
初二1 |
延安西路64弄5号 |
|
13322580 |
离异 |
周 |
女 |
初二2 |
澳门路6弄6号401室 |
宋宇红 |
139168 |
离异 |
傅 |
男 |
初二2 |
天山西路新泾村 |
阎丹萍 |
521805 |
离异 |
黄 |
男 |
初二2 |
赵家桥路弄8号 |
黄天然 |
621467 |
离异 |
毛 |
男 |
初二2 |
南京西路15弄23号 |
毛俊明 |
621838 |
离异 |
|
|
|
|
|
|
|
王 |
男 |
初二3 |
大华路45弄5号61室 |
王永兴 |
1337012 |
离异 |
赵 |
女 |
初二3 |
吴中路5弄20号503室 |
吴菊芳 |
62670 |
离异 |
薛 |
女 |
初二3
|
陕西北路19弄10号2楼
|
薛宝翔 |
66804 |
离异 |
王龙
|
男 |
初二3 |
武定路90号 |
王学俊 |
623783 |
离异 |
蔡伦 |
女 |
初二4 |
新闸路10弄1号204 |
蔡群 |
136763572 |
|
邵 |
女 |
初二4 |
|
邵平 |
134855345 |
|
丘 |
女 |
初二4 |
昭化路5弄50号83室 |
丘岷 |
138227026 |
|
王 |
男 |
初二4 |
富民路19弄
74号C室
|
|
13800646 |
|
张超 |
男 |
初二4 |
愚园路48弄28号3F |
张建平 |
139385376 |
|
刘佳 |
女 |
初一2 |
桃浦路30弄102号1502室 |
母 |
528153 |
中队长 |
|
马菁 |
女 |
初一2 |
乌鲁木齐北路9弄1号20室 |
父 |
6225 |
基础较差 |
|
张紫 |
女 |
初一2 |
延安中路95弄4号20室 |
母 |
65398 |
基础较差 |
|
江豪 |
男 |
初一2 |
镇宁路46弄7号40室 |
父 |
621431 |
父亲在日本工作,与大伯伯一起生活 |
|
谢悦 |
女 |
初一(3) |
富民路6弄9号 |
郭杰敏 |
628907 |
离异 |
|
陈黎 |
女 |
初一(3) |
万航渡路21弄9号后门 |
陈勇 |
1365984 |
离异 |
|
张晓 |
男 |
初一(3) |
富民路17210号 |
张伟 |
54150 |
离异 |
|
冯 |
女 |
初一4 |
富民路2弄7号102室 |
冯波 |
13311701 |
父母离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单亲
家庭
学生 |
人数 |
分布
情况 |
年级 |
人数 |
年级 |
人数 |
年级 |
人数 |
高三 |
3 |
|
|
|
|
|
高一 |
1 |
|
|
|
|
初一 |
2 |
|
|
|
|
姓名 |
性别 |
班级 |
家 庭 住 址 |
监护人 |
监护人电 话 |
情况简介 |
伍忆 |
女 |
高三一 |
虹口区恒118弄3号402室 |
伍兆宏(父) |
635592/11823040 |
母亲病逝,现与父亲,祖母住在一起 |
邹一 |
男 |
高三一 |
卢湾区打浦路39弄4号501室 |
邹春晓 |
630260 |
母亲逝世,由父亲抚养 |
王自 |
男
|
高三(7)
|
西藏路 |
李庄仁 |
1362981 |
单亲家庭
|
应佳 |
女 |
高一(4) |
福建中路33号 |
应鹤定 |
1380076 |
由父亲抚养 |
叶 |
男 |
初一2班 |
延安中路87弄31号 |
父亲 |
622415
|
母亲去世 |
刘海 |
女 |
初一4 |
延安中路47弄37号 |
李娟 |
540490 |
单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特困
家庭
学生 |
人数 |
分布
情况 |
年级 |
人数 |
年级 |
人数 |
年级 |
人数 |
初二 |
1 |
|
|
|
|
|
初一 |
4 |
|
|
|
|
|
|
|
|
|
|
姓名 |
性别 |
班级 |
家 庭 住 址 |
监护人 |
监护人电 话 |
家庭经济状况 |
毛 |
男 |
初二2 |
南京西路 |
毛俊明 |
|
离异家庭,父亲下岗,母亲是外地人,现已经离开上海。家庭经济很困难,有帮困卡。 |
李 |
女 |
初一2班 |
华山路285弄7号 |
父母 |
62488 |
有爱心助学券 |
薛 |
男 |
初一2班 |
富民路18弄2号 |
父母 |
540925 |
有爱心助学券 |
谭舟 |
男 |
初一(3) |
延安西路4弄号203室 |
谭勇勇 |
624739 |
特困 |
瞿弘 |
男 |
初一(3) |
延安西路8弄60支弄02室 |
瞿敏庆 |
62137 |
特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其他 |
人数 |
分布
情况 |
年级 |
人数 |
年级 |
人数 |
年级 |
人数 |
高三 |
1 |
|
|
|
|
|
初一 |
1 |
|
|
|
|
|
|
|
|
|
|
姓名 |
性别 |
班级 |
家 庭 住 址 |
监护人 |
监护人电 话 |
情况简介 |
李思 |
女
|
高三(7) |
西营路4弄1号203 |
姨妈 |
58155 |
父母双亡,生活极为困难
|
王靖 |
男 |
初一2 |
华山路80弄7号50室 |
奶奶 |
624087 |
该生没有户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表“其他”类亦指军烈属、残疾、服刑(刑释解教)、吸毒人员家庭等需要注明的。
帮教学生谈话记录表
对象 |
姓名 |
**** |
事由 |
旷课一天 |
班级 |
初三6 |
时 间 |
2007/10/29 |
过程概述:
**** 同学,借厌学为名,在外游逛一天,金还谎称学校补牙,向家长索要200元。班主任和家长及时联系后,金帆愿意听取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帮助,保证以后不犯此类错误,并留下保证书。 |
效果评价:
因金同学是初次,而且家长很负责,很认真,谈心时全程参加。效果很好。 |
进一步工作措施打算:
班主任和家长会保持密切联系,稳定一段时间后,针对她的情况补差补缺,树立她的信心,从源头上控制这种事情发生。 |
帮教者
帮教学生谈话记录表
对象 |
姓名 |
任** |
事由 |
上课时和如何班主任老师发生争执,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
班级 |
初三6 |
时 间 |
2007/11/22 |
过程概述: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因为琐事在课堂上任和老师发生争执,任很不文明和礼貌,老师不得中止上课将任送至政教处,开始,任的态度很恶劣,经过批评教育,说理,任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帮助,向老师陪理道歉,保证以后不犯此类错误。 |
效果评价:
因任是比较出名的问题学生,效果一般,但任愿意接受批评,也算达到目的了。 |
进一步工作措施打算:
班主任将和任辰运同学进一步沟通,帮助其端正思想。 |
帮教者
表四: 帮教学生谈话记录表
对象 |
姓名 |
周** |
事由 |
周同学因为父母无法在上海和他共同生活将回浙江原籍上学。 |
班级 |
预备4 |
时 间 |
2008/1/14 |
过程概述:1)周同学因为父母无法在上海和他共同生活,将他一人单独留在上海一家地下旅馆里,经老师的劝说和教育,家长总算明白这样做是违反了相关法律,决定带孩子一起回浙江原籍上学。2)办好了转学手续,鼓励他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当一个自强的好少年。 |
效果评价:良好 |
进一步工作措施打算: |
帮教者
表四: 帮教学生谈话记录表(样张)
对象 |
姓名 |
王*** |
事由 |
|
班级 |
预备5 |
时 间 |
2008/9/3 |
过程概述:
王***在小学中表现一直很差,经常打架,进入中学以来,经常欺负其他同学,扰乱课堂纪律。 |
效果评价:该生其实心理上严重有问题,家长也不否认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家长答应去看心理医生。 |
进一步工作措施打算:待就诊结束后,看吃药后的效果。 |
帮教者
表五: 家校联系记录表(样张)
对象 |
学生姓名 |
蒋*** |
事由 |
该生本学期来扬言患了抑郁症,不想来校上课,家长表示默许。一个星期在家长申请下请病假,一个星期后还多次无辜迟到和缺席。 |
班 级 |
初三1 |
家长姓名 |
|
时 间 |
2007/10/29 |
过程概述:
1向家长了解该生在家中和校外交友情况。
2向家长宣讲学校纪律和学籍管理规定。
3与家长一起研究讨论该生厌学的症结。 |
家长反馈:
家长愿意尽自己的努力明天提醒该生准时来校上课,并且愿意寻找一些该生能接受和可以接受的方法,尝试来解决问题。 |
进一步工作措施打算:
进一步做好该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其顺利毕业。 |
表五: 家校联系记录表(样张)
对象 |
学生姓名 |
魏***、陈*** |
事由 |
2007年10月30日下午第三节正式上课前,初二(3)班魏**、陈**两位同学在教室里因小事发生打架事件,导致陈正浩同学受伤,后经医生诊断为皮下血肿。从此学校和两名同学的家长一直保持比较频繁的联系。 |
班 级 |
初二3 |
家长姓名 |
|
时 间 |
2007/10/30~ |
过程概述: 11月28日,陈同学家长来校,表示在学校发生的事,学校要承担一切责任;11月29日,学校约见了魏同学家长。学校对双方表示,这个事件,纯粹是两个同学不遵守校纪校规造成,学校在这件事上无过错,而且一直在积极地想办法协调双方的关系。如果还愿意学校来协调解决这件事,请各自拿出具体的方案来,包括具体的金额。双方即表示理解和接受。但12月4日,班主任和年级组长上门家访并为其补课,陈同学表示没有父母的许可,他不能开门,经老师的劝说,陈同学才开门。在两位老师进门不多久,陈同学接到其母打来的电话,扬言谁再进入他家,就告谁私闯民宅。两位老师只好退出。12/13 年级组长陈微老师和青保林老师陪同陈正浩同学及父亲赴华山医院复诊,学校代垫了药费,复诊结束后陈父和老师一起回学校和徐校长,但无法很好协调。随后陈父和董校长联系,也无法达成一致。陈父去区青保办投诉,区两位张老师,来我校调研。12/29学校委托主管德育的徐校长和青少年保护林老师,专程到杨浦区国顺路陈正浩现暂住地进行了慰问,代表学校送去了壹千元慰问金,并带去了部分复习资料和陈正浩所在班级同学的心意卡, 本次沟通较有效。2008/1/3原定由陈微和班主任吴老师陪同陈正浩的复诊因陈父称新店开张太忙取消,陈老师以后又一次打电话给陈父约其带孩子复诊,陈父仍称新店开张太忙取消。 |
家长反馈: |
进一步工作措施打算: |
家校联系记录表(样张)
对象 |
学生姓名 |
刘**,马*、吴** |
事由 |
|
班 级 |
高二2 |
家长姓名 |
五位家长 |
时 间 |
2008/9/28 |
过程概述:刘**同学因长期和班内其他女同学存在矛盾,不能很好处理。其表哥在我校美术班学生在华山美校上专业课时间,带着华山美校学生冲进教室,恶毒辱骂我校学生并扬言:以后谁要是再欺负刘莉娜他将见一个打一个,要断其手脚。事情发生后,分别约见了刘同学父母、和受到惊吓的学生家长代表马仪、吴凯丽两位同学的母亲。学生家长要求学校对刘及其表哥的行为给与处分。
经学校领导讨论决定,刘同学和其家长必须向班内同学道歉,刘同学必须接受学校的处分,刘同学表哥必须来我校向全班赔理道歉。
经过反复做思想工作,刘同学的父母和其本身愿意接受学校的决定,并保证不再犯这类的错误。
|
家长反馈:家长代表接受学校决定,并表示也要做好自家孩子的教育。 |
进一步工作措施打算:在高二2学生中开展与人处事,和人沟通的教育。 |
学校未保主题活动概况
活动主题 |
报告 |
参加对象 |
1全体学生 |
活动时间 |
2007/12/13 |
2 |
活动地点 |
学校 |
3 |
活动目的:防止校园暴力 学会自我保护 |
活动过程概要:根据本市一家职业学校发生的学生因打架斗殴致死的事件,希望广大同学防止校园暴力学会自我保护。具体的要求是:1、明理
中学生应当积极谨慎地和周围的人和事接触,学习交往,学习自我保护,增强心理承受力。要知道什么是我可以做的,是不可以做的。要管住自己的脑,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最近学校的几起校园暴力事件都是同学间没有管自己的嘴,要充当最后的嘴上英雄造成的。比如:~ 管住自己的手,不出手伤人,尤其是不用任何对别人有伤害的工具,比如:~
2、学会谦让
在学校的许多同学间发生的矛盾纠纷大多数都不是大是大非原则性的问题,当双方争执不休时,退一步反而显得做人大度有涵养,
3、 “自我保护”中的“自我”,既是个人“小我”,也是学生群体的“大我”。自我保护含有青少年群体的相互保护。所以,我们提倡同学间要有相互救护的同学之友谊,当发现同学发生纠纷时,要及时阻止,及时报告老师,情况危急时可以报110。
|
活动效果:良好 |
学校未保主题活动概况
活动主题 |
报告 |
参加对象 |
1全体学生 |
活动时间 |
2008/1/22 |
2 |
活动地点 |
学校 |
3 |
活动目的:教育广大学生防止犯罪要从小事做起,要注意交友,网络等等。 |
活动过程概要:寒假来临,在长假开始前进行法制教育,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法制教育报告由区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科主讲,报告用了大量较翔实的案例,由浅入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
活动效果:良好 |
学生自护技能训练活动概况(样张)
活动主题 |
消防火灾逃生训练 |
参加对象 |
1 初中全部 |
活动时间 |
2007/11/15 |
2 高中全部 |
活动地点 |
学校 |
3 |
自护训练内容:教学楼发生火警,各年级如何有条不紊从教学楼中安全撤离。 |
活动过程概要:
1)火警警报响起。
2)各班级按逃生线路撤离现场。
3)集中安全地带。
4)各班清点人数,向指挥报告。
5)指挥总结点评。 |
活动效果:
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达到了预期目的。 |
表七: 学生自护技能训练活动概况(样张)
活动主题 |
防震疏散训练 |
参加对象 |
1除高三初三外本校全体师生 |
活动时间 |
2008/6/24 |
2周边社区及商务楼代表 |
活动地点 |
|
3 |
自护训练内容:在短时间内从教学大楼中安全撤离。 |
活动过程概要:
上午八点钟警报铃声响起,学生在指挥下有序撤离,各班向年级组长报告安全撤离人数。组长向各级主任报告人数。 |
活动效果:一般。 |
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样张)
时 间 |
2007/11/19 |
事件分类 |
¢ 人身伤害
£ 财物损失
£ 其 他 |
地 点 |
学校东部 |
事件主要处理人 |
政教处及派出所 |
事件主要责任人 |
|
事件概述:
高三1班刘欣元(男)与戴惠昌(女)在课间发生矛盾,刘殴打戴,造成戴脸部和腿部软组织轻微损伤。因两人发生过多次矛盾,戴的母亲和舅舅带着两名安徽民工来校准备找刘“说说清楚”,同时自己报了110。
政教处先将刘同学安全转移到其他地方,取得辖区民警的现场支援,在派出所双方家长达成协议,签了调解书。 |
教育、处理过程:
1双方家长到场,由政教处老师和民警分析事情经过,进行调解。
2戴同学在民警带领下去静安区中心医院验伤。
3在派出所刘同学向戴同学及家长口头道歉,向戴同学支付医药费和交通费叁百肆十元整。
4回到学校刘同学当着全班的面向戴同学再次道歉。
5刘同学将接受学校校纪警告处分。 |
处理结果(学生、家长、社会、媒体或其他方面反馈):
双方家长和学生同意以上处理意见,并在调解书上签字。 |
八: 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
时 间 |
2008/1/20 |
事件分类 |
£ 人身伤害
£ 财物损失
£ 其 他 |
地 点 |
初三(6) |
事件主要处理人 |
张敏俭 山峰 林屏 |
事件主要责任人 |
朱青 陆鹏飞 刘佳轩 |
事件概述:2008/1/20中午休息时,朱* 陆** 刘***三位同学在教室里玩耍,相互扔粉笔头玩,朱青一怒,从实验室里拿出热水瓶,扔到陆、刘两位脚边,想吓唬吓唬他们,所庆幸的是无任何人员受伤。但此件事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
教育、处理过程:1、三人由班主任、年级组长分别进行了批评教育。三人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2、分别请三位同学的家长来校,对家长也进行了沟通。
3、朱*同学因为采取比较偏激的行为来处理和同学间的纠纷不是第一次了,建议家长有时间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家长表示同意。 |
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样张)
时 间 |
2008/9/28 |
事件分类 |
¢ 人身伤害
£ 财物损失
£ 其 他 |
地 点 |
学校政教处 |
事件主要处理人 |
董、徐校长、严、林老师 |
事件主要责任人 |
|
事件概述:刘**同学因长期和班内其他女同学存在矛盾,不能很好处理。其表哥在我校美术班学生在华山美校上专业课时间,带着华山美校学生冲进教室,恶毒辱骂我校学生并扬言:以后谁要是再欺负刘莉娜他将见一个打一个,要断其手脚。事情发生后,分别约见了刘同学父母、和受到惊吓的学生家长代表马仪、吴凯丽两位同学的母亲。学生家长要求学校对刘及其表哥的行为给与处分。
经学校领导讨论决定,刘同学和其家长必须向班内同学道歉,刘同学必须接受学校的处分,刘同学表哥必须来我校向全班赔理道歉。
|
教育、处理过程:1、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了解情况
2、请刘莉娜父母来校商量和通告学校处理意见。
3、邀请家长代表来校通告学校处理意见。
|
处理结果(学生、家长、社会、媒体或其他方面反馈):
双方家长和学生同意以上处理意见。 |
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样张)
时 间 |
2007/11/19 |
事件分类 |
¢ 人身伤害
£ 财物损失
£ 其 他 |
地 点 |
学校东部 |
事件主要处理人 |
政教处及派出所 |
事件主要责任人 |
|
事件概述:
高三1班刘**(男)与戴**(女)在课间发生矛盾,刘殴打戴,造成戴脸部和腿部软组织轻微损伤。因两人发生过多次矛盾,戴的母亲和舅舅带着两名安徽民工来校准备找刘“说说清楚”,同时自己报了110。
政教处先将刘同学安全转移到其他地方,取得辖区民警的现场支援,在派出所双方家长达成协议,签了调解书。 |
教育、处理过程:
1双方家长到场,由政教处老师和民警分析事情经过,进行调解。
2戴同学在民警带领下去静安区中心医院验伤。
3在派出所刘同学向戴同学及家长口头道歉,向戴同学支付医药费和交通费叁百肆十元整。
4回到学校刘同学当着全班的面向戴同学再次道歉。
5刘同学将接受学校校纪警告处分。 |
处理结果(学生、家长、社会、媒体或其他方面反馈):
双方家长和学生同意以上处理意见,并在调解书上签字。 |
典型个案分析(一)
周** 男 户籍:浙江永嘉 94/12出生 现为华东模范预备(1)班学生 暂居在闸北公园附近一家私人旅馆
2007年12月底,班主任偶然得知该生父母因生意不顺,将上海临时居住的房子退去双双回老家,而将该生一人留在一家私人旅馆。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在12月29日晚和周益舟一起到他临时居住地家访。发现周益舟现住地一片混杂,周边都是外来务工人员,该生的小屋仅容下一张三尺钢丝床和一张床头柜,除此无任何家什;不隔音。和学生交谈中得知:该生在上海有一个基本没什么来往的姨妈;父母付了旅馆主人一个月的房租,留下一点生活费。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即和该生远在浙江的父母通了电话,告之父母将未成年人一人放在上海生活可能产生的问题,希望父母能及时返回上海和孩子一起生活或可考虑将孩子接回老家共同生活。但父母表示让孩子一人生活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他们也没有再在上海发展的想法,但他们希望孩子有在上海接受教育的机会。
因为临近考试和该生的具体情况,学校做法是:安抚关心好孩子面对现实做一个自强、自律的好少年;双休日一人在旅馆临睡时要电话向班主任报平安;募集筹备些御寒冬衣;时刻准备保持和父母的联系,准备写挂号信具体告之家长相应的事项。
学校的担忧是:1)孩子在缺乏监护人监护的环境下生活显然是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但其父母那么远,又没办法做通思想工作。2)学生现居住地离校远,存在许多隐患(涉及安全、卫生、道德等等),是学校无法控制的。3)目前该生生活无经济上的困难,但一个月以后不知情况会如何。4)该生父母如果长期准备让该生学习生活下去,学校应该做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学校组织相关老师进行了预案分析和处理。
在和区未成年人办公室老师的指导下,学校不断和周同学父母和上海的亲戚进行沟通,周同学的父母开始觉得学校老师是小题大做,按温州人的习惯男孩子是应该到处闯闯才有出息。甚至学期结束父母也不打算亲自接孩子回老家,而是有家中的一个什么亲戚路过上海将他带回老家过年。经过班主任老师和年级组长的不断解释和思想工作,孩子的母亲总算答应来上海接孩子。孩子的母亲几乎没什么文化,普通话勉强能听懂,在告之家长她已经触犯了法律,这种居无定所的现状不符合上海市关于外地学生在沪就读等有关规定,母亲总算将想把孩子长期放在上海单独求学的想法放弃。心平气和地办理了转学手续,转到户籍所在地继续学习。
这件事在学校的青保工作中或许是一件小事,但如果班主任没有及时发现,没有及时进一步核实,没有一步步紧接环环相扣紧急处理,任由发展或许就会有很大的隐患和后遗症。
静安区学校未成年人维权工作统计表
受理概况 |
来 信
1 封 |
来 电
2 起 |
来 访
1 起 |
纠正侵权
1 起 |
维权情况分类 |
维护受教权益
1
起 |
事例:
初三年级李*同学因患严重狂躁型多动症,在家长的溺爱和庇护下,不但自己无法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而且在课堂上随意破坏课堂纪律,在学生和家长中造成强烈反应。为维护其他同学的受教育权益和李想的特殊情况。学校对李*同学进行个别化教育。由教导处排课表安排各学科老师保质保量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授课。 |
维护生存权益
2
起 |
事例:
今年暑假起学校正逢大修,为防止校园伤害事故,施工工地用木板全部围起,并贴上醒目提醒标语。利用校会等时间向广大学生反复强调安全。在暑假的新高一军训中根据华模的具体情况见缝插针进行了消防演习,高一新生在开始熟悉校园时已经熟悉了火灾逃生线路。每年11月全校都将进行防灾疏散演习。 |
维护其他权益
1
起 |
事例:
2007年4月有家长来电反映初二某班学生作业量多,回家作业做到很晚。学校当即组织教导处对全校各年级作业量进行调查,各教研组做出整改措施。经过协调和整改学生和家长目前为止就作业量等课业压力问题无来电来访。 |
侵权原因分类 |
家庭原因
1
起 |
事例:
预备4班外地学生周同学父母亲文化水平低又忙于生意,小学阶段从不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总是用简单而又粗暴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进入我校以来,班主任耐心地以家访和电访的方式,耐心地指导家长学会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努力改善亲子关系。 |
其他原因
起 |
事例:
|
本校维权工作的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学校在青少年维权方面有制度有计划,有落实有反馈。并结合本校学生和家长特点开展有效的未成年人维权教育普及。但因为学校大问题多,学生来源参差不齐,家长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在处理个别问题时感到很无奈和困惑:比如第一个事例中的李想同学,学校和老师包括其他同学对他已经最大限度宽容和帮助,但家长对学校还是横加指责,甚至上访。其中有不少是家长将自己对生活中的不如意的埋怨情绪转移到对学校工作的指责。随着外来务工子女的增多,因家长无力管教孩子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将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影响学校工作。同时对个别行为偏差生的纠正工作,靠学校苦口婆心帮助批评教育总是显得苍白无力,希望还是要有其他措施援助。 |
学校盖章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学校未成年人维权接待工作记载(样张)
来电、来访者 |
陆**父亲 |
来访日期 |
2008/2/28 |
联 系 电 话 |
|
来访事由 |
学生在校外被殴打 |
具体
情况 |
2008年2月27日下午五点左右,我校预备5班学生吴杰、陆嘉辉两位同学放学回家路经市西中学稍向西的地方,被两位穿运动服的十七、八岁左右的男青年拉住,称要请他们到对面弄堂做一个社会调查,两位学生不肯。遭到了拳打脚踢,后来保安出来,两位学生才逃脱。 |
处理
情况 |
1、年级组长和分管校长接待了家长。
2、两位学生写了事情经过,因为涉及社会青年,学校上报地段警署,请他们处理解决。
3、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教育。
处理责任人(签名): 年 月 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