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视野,丰富人生”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记一堂联合导教课
华东模范中学:廖卫国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作为中国经济领头羊的上海,它的发展更是离不开人才。而我是上海静安区的党员教师,一名长期战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要积极响应号召,理应为努力奋进建设“国际静安、圆梦福地”做些什么,那自己就要立足于本职岗位、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敢于尝试,在学生面前树立正气,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为静安教育添砖加瓦;为将静安建设成为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出一份薄力。
导师制是我校在近几年来新建立的一种到导教模式,导学形式多元化,已形成了有特色的导学课程,它倡导“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通过导师制,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师生、生生、师师关系),关注学生非智力发展,在个别指导和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健康的身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问题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很有幸我也成为了学校的一名导师,基于自身的一些人格魅力,有着那么几位学生选我做他们的“人生导师”。几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下是我在一次联合导教过程中的一些尝试。
案例背景与描述:
所导学生小包(男生):性格偏内向,属于比较内秀性,由于惰性较强,学习习惯也不太好,文理偏科较为严重,学习效果也不是很好;体育兴趣较浓,另外最主要的是钢琴弹得特别好。
本堂导教课是一次主题联合导教活动,主题为“走进钢琴”。我为他们提前联系了音乐李老师,争取一起进行一次导师合作形式的联合导教课,经过协商她也正好有学生准备了关于钢琴方面的经典视频欣赏,就这样一拍即合了。课一开始,李老师先宣布了本次导教的主题并简单介绍了一下小包同学,随后就时间交给了小包,他简单介绍了一下钢琴的有关知识后就开始了他的钢琴演奏,一曲肖邦的演奏曲子,听得大家肃然起敬,精彩的演奏结束后音乐室里掌声一片,音乐李老师也给了很高的评价,我随后也接过李老师的话说到:“包XX:你能把钢琴弹得这么好,说明你很聪明(在同学面前展示,培养其自信与成就感)、很厉害,在这方面老师要拜你为师了,给你点赞,真棒!我们再给他点掌声吧。”随后就是我和李老师所导的学生一同组织安排观看视频欣赏,小包还边看边进行了讲解,一堂课很快就结束了。李老师和我都觉得效果很不错。课后我趁热打铁,让小包留了一下,亲切的和他聊了聊,我说:“真没想到你钢琴弹得这么好,已经过几级了?”(他告知早已过了十级)。我说:“真不错;”接着把话风一转说道:“但是你文化成绩还不是很好,都已经高三了,而且都快要一模考了,我觉得主要还是惰性较强,还有就是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想做的事情都因懒惰导致未能执行或半途而废;另外你普遍是文科较差;我认为也主要是因为在读和背的功夫下得还不够;只要改善学习习惯,你只要肯努力,坚持到底,我相信你一定行的。”
案例评析与反思:
华模中学的导师制给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联合导教方式的介入,进一步起到了催化剂的效果;既拓宽了视野,又丰富了人生。而身为导师,特别是作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更要为学生拓宽视野多提供类似于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与契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学习兴趣,丰富专业知识,促进全面发展。教师们则要在观念上从以前的“教书匠”转变成“引路人”,从学生的“师长”转变为学生的“朋友”。
我们深知,要抓好这些学习惰性较强的学生一定得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端正学习态度,二是传授学习方法,三是进行个别辅导。在联合导教过程中,尽量利用好每一次导教机会,都严格地来要求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一丝不苟,从而让他们重视学习,形成紧迫感,我也注重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段时间下来,我渐渐地发现,他们不是学不会,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去认真地去学习,我在导教过程中还经常跟他们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除了给他们讲清学习的必要性外,还要针对学生的近况给予不同的评价。他们做得好的时候,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使其清楚的知道自己要是学的话,也能学会,只不过平时学不会,是因为自己的惰性引起的恶性循环。
总之,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又有幸成为这些学生的导师,理应树立正气、争做表率,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力求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标杆;因而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引导是非常重要和极其必要的,要努力扮演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时刻要以学生为本,走向个性化,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会“把脉”、会“开锁”。走近学生,进入他们的心灵,读懂学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从中加以点拨,给予鼓励;让学生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才能有所成就,有所收获,最终取得成功。
2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