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教,成长
上传者:陈妍 时间:2016/6/15 16:16:23 点击次数:8059

导教,成长

作者:华东模范中学   谢尚亚

作为一线的党员教师,应该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探索尝试新的工作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导师制是我校的特色项目,倡导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全方位的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予以指导。以下是我在导教过程中的所作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2012年秋季新高一导师制开展起来时,我收到了一个熟悉的学生,我们暂且叫他小Q吧。小Q早在六年级入学时,就是我任教的,教了两年,和我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后因工作安排,我不再担任这个年级的教学任务,也不再是小Q的任课教师,但我们一直多多少少有些联系。巧的是,升上高中后,我再次成为她的任课教师,她非常激动,很高兴能继续听我的课,也理所当然毫不犹豫的选择我作为她的导师。而我,也非常高兴能再次和她近距离的接触,沟通高中学习上的心得和困惑。

其实早在初中时,小Q的成绩就有些飘忽不定,她对数学的热情一直是高涨的,但遗憾的是考试总未能取的她所希望的高分。中考时,也因种种原因(这些原因也曾在之前遇到过)没有发挥出更好的水准。开学伊始,我就劝她心态首先要放好,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切莫好高骛远。而每一次的导教课上,我更是劝她要累积点滴,打好基础,不能再在高考中出现曾经的失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沟通,我渐渐觉得,这个小姑娘的身上慢慢的褪去了浮躁,变得成熟起来了。更让我高兴的是,在家长的反馈中,我也听到了她对我的肯定。其实我的影响十分有限,但能有一点点留在学生的心中,都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效的。

其实导教活动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心态有所指导之外,我认为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人生发展也应有正面的导向。小Q是个韩迷,对韩国的流行文化十分青睐,我从她的微博等社交渠道了解到,她的这些爱好并不仅仅只是一种迷恋,也有一种学习的精神在其中。在一次沟通的过程中,我自然就问到了她兴趣的源起。小Q却说:“老师,我喜欢韩国流行文化还都是因为你呢!”我想起曾在她初中时有不经意提起我看过的韩剧、聊过我的看法,没想到我轻描淡写的一些话,会在一个懵懂的小女生心中留下那么深的痕迹。小Q说:“老师,我记得你那时候还跟我说过韩语,我当时就觉得实在是太厉害了,就想着自己有能力也要学!”而后,小Q就逐步接触韩语,自学了很多教材,很快韩语水平就赶超我了。为了能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兴趣,她又主动来问我如何能让她校内的学习变得高效了。可见,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关键是我们要怎么去开发,怎么去激励他们学习——主动的学习。

而今,小Q已顺利考入大学,还是一直和我保持着联系,偶尔也聊起某些韩剧和韩迷的肤浅,转而去看美剧,积极学习英文,每天都“晒出”自己的学习进度,让作为老师的我也由衷的佩服。她的改变,是随着个人的成长自然地发展,而作为导师,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些建议,对他们的进步亦是喜闻乐见。小Q只是一个个案,但在她的身上,我也学习到,我们作为教师,其实可以不用离学生太远。就像小Q总叫我“o ni”(韩语中“姐姐”的意思),我们作为导师,更应贴近自己导教的学生,那样,也许会看到更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闪光点。

党员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部分,在很多教育教学总是努力地想先走一步、先试一试,这样的努力也许是渺小的,但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愿这些小小的进步能够为将来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点滴经验。

评论 本主题共有0评论 |<首页 <<上一页 第1页 下一页>> 尾页>|
登录名: 密码: 身份:教师 学生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