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留在红土地----记赴滇支教2年的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党员教师阮伟军
上传者: 时间:2007/3/15 9:29:35 点击次数:13455
阮伟军是我校一位英语教师,中共党员,从安徽到上海,30余年的教学,他深深热爱着三尺讲台。2003年,当我区和奉贤区教育局结对共建后,需要一批我区教师支教时,阮伟军老师积极报名,在那里一教就是1年。2004年8月27日我们静安区有四位教师赴滇支教,阮伟军老师又是其中之一。当时他孩子刚上大学,爱人身体也不好,但他义无返顾,带着上海人民的殷切嘱托、云南人民的深切期盼踏上了云南省的红土地、,来到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第一中学支教,这一走又是两年。就是这样一个黑黑瘦瘦的中年教师,用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一腔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爱心,搭起了上海和云南的友谊之桥。
彩云之南,听起来总是勾起人无限的美好遐想。但是支教地由于地处祖国的南疆,山高路陡、植被丛生、蚊虫繁衍,很多的自然条件都是在上海难以想象的。元阳一中地处海拔1700米左右的元阳县新街镇附近,从下面县城南沙到新街,海拔差为1500米左右,其中盘山公路蜿蜒盘旋,一旁高山险峻,一旁悬崖万丈,没有护栏,往往直看一眼,就足以让人触目惊心。而且气压差造成的失聪、胸闷更是让支教教师心有余悸。阮伟军老师就有这样的体验:头晕、气短、起红斑点、寒气渗骨、饮食和作息时间跟上海有差异。然而,他和伙伴们坚信,不适应是暂时的,适者生存,没有适应环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何谈安心生活,又何谈甘心奉献呢?不久他就能够适应高山的地势环境,每天上山下山,连学校的那200多级台阶,都早已习以为常,轻松自如。当地的饮食、生活习惯,都构成一副副民俗画刻在记忆的宝库中,而他和另外三位教师,也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一、       全力以赴 培训教师
元阳一中地处哀牢山麓,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不佳,经济基础极差,基础教育落后,授课教师短缺,师生住宿等日常生活条件艰苦及教学设施十分简陋。
云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李云芳处长指出:云南对上海的需求是无限的,无论怎样的物质投入对云南都是杯水车薪,而通过建立一个平台,把上海先进的理念、先进的做法留下来,为云南留下可再生的资源则是新的形势下支教工作的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元阳县上级有关部门安排了四位支教教师的工作职务,阮伟军老师任教务处副主任,对他而言,又意味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一中的实际情况,他和同去的教师从学校的发展出发,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积极的建议,为完善、规范学校各项制度出谋划策。从元阳一中的“青年教师多、没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本地没有更高的进修学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元阳一中青年教师跨越式发展和校本培训”的设想。阮伟军老师还作了《怎么当今日的教师》的专题讲座,撰写了“如何提高元阳县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初探”一文供县教育局和学校参考。
 
二、扎扎实实 深入教学
英语是整个元阳一中学科教学中的弱中之弱。不少教师抱怨学生的基础太差。阮伟军老师就深入英语组,和英语组老师交流谈心、寻找良方;深入班级:听课,直接指点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示范课,就地取材,图片形象生动,给青年教师形象直观的启示;多次给学生作如何英语学习的专题讲座。为了改变学生长期“哑巴英语”的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他就动员一些青年教师和我一起建立起英语角,放弃休息,利用晚饭前后的时间,每周几次,和学生对话交谈,用英语和学生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未来,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感染周围的学生,受到学生的信赖和好评。同时,他在三个学期分别兼任了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他努力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情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讨、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深入浅出,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管理上,阮伟军老师还辅助教务主任做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还分别设计了“教学计划进度表”、“试卷情况分析表”、“听课评课记录表”等。他还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当他们有困难时,就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三、       克服困难 忘我投入
初到元阳,老师们就面对高海拔、多雾气候、不同饮食习惯的困难,但是他们努力适应了。2005年年初,阮伟军老师年老体弱的母亲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生命垂危 。但是他想到支教工作的迫切需要,只得托自己爱人和妹妹多加照顾,于是就强忍着心中的痛苦,默默努力工作。又在同年6月,他家中墙内水管破裂,又是顾不到家。去年4月阮伟军老师患急性胃炎,他强忍疼痛,坚持工作,仍然活跃在一个高二文科班,一个高二理科班的英语教学中和课堂里。
为了要使支教工作有阶段性的完整性和持续性,阮伟军老师和其他老师一起毅然决然报名参加了第五批支教。虽然那里有这有那的困难,虽然大家十分辛苦,虽然老师们非常想念家人,但是阮伟军老师感到自豪,因为他和他的伙伴们在为边疆地区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在为边疆地区的孩子们献一份爱。
 
评论 本主题共有0评论 |<首页 <<上一页 第1页 下一页>> 尾页>|
登录名: 密码: 身份:教师 学生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