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导师班暑期晋江行之三
上传者:管理员 时间:2012/10/31 13:22:30 点击次数:10022

在为期六天的导师班“泉州晋江厦门”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中,以俞仁舟为组长的第三小组在泉州以“宗教的多样性及其形成原因”为课题,展开了社会考察的活动。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泉州素有“宗教圣地”之称,泉州的多种外来宗教文化,与原来的泉州儒、道、释文化互相渗透,相互吸收;各种信教群众长期和睦相处,互不排斥、互相尊重,成为美谈,也成为世界罕见的奇迹,在晋江华表山尚留有举世罕见的旧称“明教”的摩尼教珍贵史迹-----草庵,这都激发了同学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在组员们多次讨论之后,大家决定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探访等形式,了解泉州不同的宗教以及不同的文化,并通过与上海宗教的多元性及形成原因的对比,来体会和感受泉州的多元宗教以及探究其形成的历史原因。根据同学们的调查,大家发现泉州虽然有大大小小十几个宗教门派,但在泉州人眼中,知名度最高的还属那五大门派了: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于是第三组的同学们决定就在这五大宗教的建筑内展开他们的课题。为此,出发之前,组员们就一起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路线方案,查找了出行的交通工具,景点门票等和课题活动有关的资料。此外他们还在出发前多次讨论,几易其稿,有针对性的制作了一份有关泉州地区宗教问题的调查问卷。第三组设计的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宗教场所内的教徒以及神职人员。八月十四日,他们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由酒店出发,开始了课题活动的行程。在这一天第三组对佛教的开元寺,伊斯兰清净寺,道教的元妙观,天主教的圣家堂以及基督教的泉南堂这五个地点进行实地考察,最后还有幸参观了现在全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址:草庵,亲眼目睹了世界仅存的摩尼佛坐像。小组成员通过交流,对问卷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与上海的宗教现状进行对比,最终找到了他们所探寻的答案,圆满成功地完成了他们的课题!

评论 本主题共有0评论 |<首页 <<上一页 第1页 下一页>> 尾页>|
登录名: 密码: 身份:教师 学生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