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rief Look at Two Metropolises 备课方案解读
上传者:山峰 时间:2013/1/4 11:08:07 点击次数:11705

A Brief Look at Two Metropolises》学习设计备课方案解读

华东模范中学   山峰

一、解读学习材料

1、学习内容

本课是新世纪高一英语教材M4U7课文教学的第一课时。课前已经要求学生自行预习课文后词汇表中的生词。本单元的主题为大都市,本课文由两篇说明文章组成,介绍了两个特点不同的城市。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时的教学中,学生仅学习伦敦一文。并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初步模仿文章的说明方法。其次,充分利用课本材料。在伦敦一文的学习基础上,通过作业布置,开展对纽约一文的探究性学习和预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复习的习惯。

2、学习价值

对于介绍城市,学生并不陌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接触过较多的该类型的阅读材料。比较初、高中的学习,学生在高一上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改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从教学手段和目标而言,初中的英语教学以鼓励听说为主,高中的学习则强调语言表达习惯的培养。从学习习惯方面讲,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复习的习惯,关注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该课文就其话题而言,学生较为熟悉,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语言表达习惯和学习习惯两方面打下基础,以适应高中的学习。

二、解读教学策略

1、异质分组条件下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开展“异质分组”的小组活动方式。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资源,开展有利的课堂语言教学。同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善于沟通的“通用”能力。

2ipad支持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策略

在这一课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任务型教学途径,结合ipad信息技术支持,学习任务充满趣味;充分关注学生差异,设置了个性化的任务。整堂课的任务单设计思路由课内到课外、由易到难。并且通过影片图片的播放、教师的提示、小组活动、板书等方式为学习任务的完成进行铺垫,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帮助学习能力不一的学生。

三、解读学习任务的设计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教学目标要求,设定了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学习任务单。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设定具有梯度的个性化学习任务,帮助不同基础的学生有所收获。

学习任务一:观看影片并根据影片内容回答教师问题。

任务单设计意图:通过影片的播放一方面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吸引学生关注。另一方面,从多感官进行语言的摄入。通过听说、动画、图片、朗读等多感官并用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课文中的词汇。

学习任务二:小组活动----阅读和讨论伦敦发生的变化

学习任务三:跟随录音朗读,并划出伦敦的传统和存在的问题

任务单设计意图:以上两个任务均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主要通过小组活动,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搭建学习支架。通过同伴之间的学习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关注阅读前的问题,通过在文中寻找答案,加强课文的理解和扫读文章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教师对文中某些字词的提问理解,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伦敦的城市特点,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

学习任务四:小组活动----使用ipad下载并通过小组学习完成指定的个性化任务

任务单设计意图:针对各组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ipad的技术应用,教师设计了5个个性化的学习任务。通过复述课文、写信、制作海报、演讲、采访等不同的方式对课文进行复述和概括。一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个性化任务。其中,有两组学生相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要求其根据课堂板书复述课文。另外,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采用了演讲、采访等方式,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拓展。二是关注学生活动中的学生性格差异,设计学习任务。在5个学习任务设计过程中,既要关注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提供听说表达的机会,也要关注性格较为内向、不愿意进行口述表达的学生。因此,设计了写信以及制作海报的方式,使性格内向的学生,喜爱绘画设计的学生能够融入课堂语言教学,使操练和反馈课堂学习的过程充满乐趣。也正是ipad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多角度、多方式的语言呈现成为可能,并且监控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小组学习,提升了小组学习的纪实性和有效性。

学习任务五:作业布置----复习课堂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小组研讨的方式预习纽约一文,通过ipad下载并完成纽约一文的文章提纲。

任务单设计意图:高中一年级的英语学习既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一来,通过小组复习课堂,帮助语言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沟通合作能力。通过对小组活动的形式,充分利用未来智慧教室的硬件,在学习伦敦一文的基础上,探究纽约一文的写作方法。为下一个课时教学中,两篇文章写作结构的比较,城市特征的比较埋下伏笔。三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预复习习惯的养成。通过小组活动的相互监督、新技术的引入使得预习和复习更有趣味。

四、解读教学技术

通过ipad信息技术的引用,关注学生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和习惯的差异。在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的同时,使得多方位呈现学习成果成为可能,也为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现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但是,这仅仅是ipad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一次尝试。在尝试过程中,一定会有需要不断总结的经验教训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从而能够寻找出更加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教学方式。

评论 本主题共有0评论 |<首页 <<上一页 第1页 下一页>> 尾页>|
登录名: 密码: 身份:教师 学生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