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改与中国社会变迁
上传者:沈朝晖 时间:2013/5/27 13:29:06 点击次数:9698

 

 

姜丽萍

 

党章,一部党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党的性质、内容、党的各级组织的产生程序、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是与时俱进的,从党的一大到如今的十八大,党章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情况的不断发展经历了多次修改。

1921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一大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是怎样一番局面呢?各派系军阀割据中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发动战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各地频频出现罢工斗争;资产阶级异常活跃,参与了各种新兴政治运动;农民饱受饥饿和贫苦的困扰;受过高等教育以及留日、留法的学生数量日益增长。此时,国内社会的情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各种社会思潮开始在中国社会涌现。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了,我党的第一部党章产生了,我党的第一个纲领出现了。第一部党章共十五条,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第一、二条。第一条: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第二条:我党纲领如下:1.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 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 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徒弟、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4. 联合第三国际。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中国共产党一心想通过无产阶级救中国,但似乎没有考虑到无产阶级革命的阶段性。因此,在中国二大上,我党对第一部党章进行了修改。

19227月,在中共二大上,我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诞生了。与一大时通过的党章不同的是,这部正式党章不再仅仅由“条”组成,而是由“章”与“条”组成,共六章二十九条,六章分别为: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附则。从这六章的内容来看,当时的党章更像一种组织法规,规定党员的发展、党员的纪律性、党组织的活动开展等各个方面。而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是,党章走向正式化,但党的纲领却没有被收录在党章中,取而代之的是以党员开篇。鉴于中国共产党决定加入共产国际,那就得以共产国际的纲领为自己的纲领。因此,从党章的文字上看,二大的党章严格规定了党内的众多事物,但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前进的步伐并不大。然而,在党的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逐渐加深了,在代表大会上提出了革命要经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大阶段的新思想。党的二大后,各地的反封建军阀和反帝国主义运动逐渐进入了高潮。

到了中共三大,中国共产党再次修改了党章,准备进入革命统一战线时期。在三大上,瞿秋白草拟了《党章草案》,而这部草案中再次出现了我党的纲领。当在1924年交给共产国际批准时,这部草案未能获得通过,理由是错误百出,不能起到一个政党的纲领的作用。在之后的中共四大、五大、六大上通过的党章中都未曾出现党的纲领。

19454月至6月,抗战胜利前期,中共七大在延安制定了民主革命时期最为完备的第一部正式党章,这部党章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总纲的部分。而这部党章也是之后每一届党的代表大会修改的模本,它的组织架构再也没有被修改过。在七大之前,党内普遍认为,共产国际的纲领就是我党的纲领,致使我党没有自己的纲领写入党章。而周恩来同治提出,党的纲领必须由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部分组成。对于当时年轻的共产党人来说,要完全认清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是非常困难的,加之当时中国社会复杂的局面,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年轻幼小的党,通过一步步的革命实践慢慢走向成熟。在七大通过的党章中,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写入了党章,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部党章还首次规定了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各4条)。将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写入党章,对统一思想,夺取全国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6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此时,中国已经结束了国内战争,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这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变为执政党之后召开的第一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开幕时,毛主席向全体与会代表致辞: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我们现在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足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从毛主席的话语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新中国的决心和信心。因此,中共八大提出了许多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很正确的决策:1. 准确表述了当时的国内主要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2. 准确表述了当时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3. 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现代化。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些正确的决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接踵而至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共九大、十大便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召开了。

经过19781982年的拨乱反正。197812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从此,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讨论了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旨在拨乱反正。在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首次规定了党必须在宪法、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开展活动;首次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离退休制度。这两项规定无疑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我党也再负担不起另一次的文化大革命。此外,干部年轻化也势在必行。到党的十四大召开,党内的干部基本完成了新老交替。

从党的十五大开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陆续写入了党章。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的精髓在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引领下,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新一轮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以前稀有紧缺的物资,现在大多数人民都能拥有。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一系列的问题也从中产生,一些党员的信仰受到了考验。我们的党到底代表了什么?在新时代背景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入发展,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发展的教训中,在十七大上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我国的国情,为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前不久,党的十八大刚刚落下帷幕,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1. 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 2. 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 3. 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 4. 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5. 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 其中, 会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中国共产党根据世界形势、国内发展状况,做出准确判断,并完善相应的发展方针和策略。

纵观诞生于1921年的第一部党章,到2013年十八大作出修改的党章,其内容、篇幅、指导思想都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它从一个年轻、深受共产国际影响的革命党蜕变为从本国国情出发,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执政党。党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个又一个顺应时代发展的理论,给全体党员提供了思想保障,给党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学习党章是每一个党员的一门必修课,党员通过学习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念,通过思考增强自身的信念,通过实践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

 

 

 

评论 本主题共有0评论 |<首页 <<上一页 第1页 下一页>> 尾页>|
登录名: 密码: 身份:教师 学生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