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在基本理解学校工作思路“坚持双通,稳中求进,探索个教,蕴育新机”,结合学校2012年主要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推进导师制实践,深入开展学生和教师“四环节十六字”实践、继续推进双通课程、学业设计和课堂增值等工作,为学校新一轮发展而“蕴育”。
二、主要工作
(一)探索中澳英语特长班、学业设计、未来教室等新项目的研究与推进。
1、细致分析与探讨,制定中澳英语特长班的课程方案。
2、结合未来教室的硬件建设,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3、根据新项目的推进要求,结合招生工作,做好宣传策划。
(二)、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导师制工作。
1、配合科研室做好导师制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4月中旬前完成课题中期评审的相关准备工作。
2、继续探索导师制的导教方法与模式,制定导师学习手册,组织好8至10次导师集体研修。
3、完善导师制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设计完善导教平台和记录形式,协助编写导师制的操作(工作)手册。
(三)、认真总结,深入开展“四环节十六字”工作
1、把改善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四环节十六字”实验项目的工作内容常规化,使之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2、深入开展教师教学行为“四环节十六字”,重点抓好“反馈环节”。
(1)制订“反馈”环节细化方案。
(2)教研组落实制订重点落实“反馈”哪些环节。
(3)成立学业评价小组,进行教研组校本专题研修。
(4)以学业设计项目的推进为载体,探讨与实践“反馈”环节的落实。。
(四)坚持“双通”理念,推进双通课程体系特别是通能课程的建设。
(1)继续做好通能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各教研组要确保3人以上能开设拓展型研究型通能课程,本学期将继续组建通能课程开发小组。
(2)进一步推进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基础型通能课程的实施,完善课程计划与安排。
(3)探索通能课程与导师制、学校社会实践和其他活动的结合,在活动中提升学生通用能力,形成一些个案。
(4)探索与完善导师制课程活动、中澳英语特长班课程建设等系列工作。
(五)、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进课堂增值行动,推进教学研修的有效性
(1)常规管理长抓不懈,使教学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对教师的备课、授课、反馈和辅导环节的管理走向高效化。
(2)结合“四环节十六字”的项目推进,做好教学反馈环节,推进课堂增值行动。
(3)以家常课校内公开为载体,关注反馈环节,初步完成案例,全员推进教学研修活动。
(4)以“一课多教”为平台,推进导师制和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发展,扩大学校影响。
(5)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提升初三、高三毕业班教学校果。
(六)、做好科技、民防、环保、语言文字、招生、毕业、学籍管理等工作,配合学校及其他部门做好安全等工作,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教导处
2012年2月
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流程表(初定)
周 次 |
主 要 事 项 |
第1周
(2.7-2.10) |
1.开学,行政、教导处、教研组长检查开学后的教学常规;2. 教研组笔记作业规范检查,各备课组完成教学进度表;3. 拓展课选课及安排(高二正式上课); 4.确定反馈环节重点落实人员及内容;5.初三、高三毕业班工作会议;6.确定“未来教室”等项目培训人员; |
第2周(2.13-2.17) |
1. 拓展课开始上课;2.各年级爱心学校开学(毕业班第1周开始);3.各备课组交教学进度表; 4. 高二加一学科拓展第一次流动5.教导处抽查教案、作业及笔记;6.教研组长例会(1)交流工作计划;(2)汇报开学教学情况;(3)报反馈环节重点落实人员和字、报教师家常公开课时间内容等。 |
第3周(2.20-2.24) |
1.导师集体研修;2. 教学常规检查(1)检查部分教案;(2)检查集体备课记录;(3)检查教研组建设情况;3.组建通能课程开发小组、启动学习设计小组工作;4.高三八校联考;5.家常课校内公开开始(反馈环节等) |
第4周(2.27-3.2) |
1.教研组长例会; 2.四环节十六字研究检查;3.八校联考质量分析;4.制定十一五师训计划;5. 召开“四环节十六字”研究人员会议,成立学业评价小组。 |
第5周(3.5-3.9) |
1.3月5、6日月考;2.学生座谈会,笔记作业检查; 3.确定“一课多教”全国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方案;4、对小学开放准备; |
第6周
(3.12-3.16) |
1.制定“中澳英语特长班课程计划”;2. 教研组长例会。3. 月考质量分析。 |
第7周(3.19-3.23) |
1.期中考试布置;2.对小学开放; 3.高三年级学业水平考。 |
第8周(3.26-3.30) |
1. 导师集体研修;2.中招咨询与宣传、组织等启动;3、高二集中学劳技;4.教研组长例会; |
第9周(4.2-4.6) |
1. 检查备课笔记和教案;2.初中实验考(暂定);3. 期中考试准备完毕 |
第10周(4.9-4.13) |
1. 4月9日-11日期中考试(部分年级联合调研);2.落实“一课多教”活动准备工作。 |
第11周(4.16-4.20) |
1. 高二、高三区调研测试; 2.高二加一学科拓展第二次流动;3.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
第12周(4.23-4.27) |
1. 各年级作业及笔记展示; 2.“一课多教”全国教学交流研讨活动;3.初三、高三毕业班工作会议;。 |
第13周(4.30-5.4) |
1. 导师集体研修;2.高三年级填报志愿;3. 初三、高三临考心理疏导。 |
第14周(5.7-5.11) |
1.教研组长例会;2.初步确定导师制学生各社会实践方案;3.初二劳技考试; 4. 参加学习设计项目交流活动。 |
第15周(5.14-5.18) |
1.5月14、15月考; 3、新学年拓展课申报。 |
第16周(5.21-5.25) |
1.教研组长例会;2. 月考质量分析;3.制定“中澳英语特长班”、未来教室管理等制度;4.完成导师制学生各社会实践方案和组队; |
第17周(5.28-6.1) |
1.导师集体研修;2.期末考试准备; 3.高三上半天课; |
第18周(6.4-6.8) |
1. 拓展课结束;2. 高考;3.初三上半天课。 |
第19周(6.11-6.15) |
1.新课结束;2. 教研组长例会: 3.中考;4. 家常课校内公开结束,提交反馈环节实践案例。 |
第20周(6.18-6.22) |
1.6月20日-22日期末考试;2.交听课笔记、备课组长工作手册等;3.学年教师带教总结。 |
第21周(6.25-6.29) |
1.结束工作,质量分析,决定学生补考名单,完成导师班流动;2.教研组长学期小结会议;3.高一高二学业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