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模范中学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上传者:管理员 时间:2014/11/24 8:31:59 点击次数:3777

一、工作目标

在基本理解学校工作思路“坚持双通,稳中求进,探索个教,蕴育新机”,结合学校2012年主要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推进导师制实践,深入开展学生和教师“四环节十六字”实践、继续推进双通课程、学业设计和课堂增值等工作,为学校新一轮发展而“蕴育”。

二、主要工作

(一)探索中澳英语特长班、学业设计、未来教室等新项目的研究与推进。

1、细致分析与探讨,制定中澳英语特长班的课程方案。

2、结合未来教室的硬件建设,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3、根据新项目的推进要求,结合招生工作,做好宣传策划。

(二)、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导师制工作。

1、配合科研室做好导师制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4月中旬前完成课题中期评审的相关准备工作。

2、继续探索导师制的导教方法与模式,制定导师学习手册,组织好810次导师集体研修。

3、完善导师制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设计完善导教平台和记录形式,协助编写导师制的操作(工作)手册。

(三)、认真总结,深入开展“四环节十六字”工作

1、把改善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四环节十六字”实验项目的工作内容常规化,使之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2、深入开展教师教学行为“四环节十六字”,重点抓好“反馈环节”。

1制订“反馈”环节细化方案。

2教研组落实制订重点落实“反馈”哪些环节

3成立学业评价小组,进行教研组校本专题研修

4以学业设计项目的推进为载体,探讨与实践“反馈”环节的落实。

(四)坚持“双通”理念,推进双通课程体系特别是通能课程的建设。

1)继续做好通能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各教研组要确保3人以上能开设拓展型研究型通能课程,本学期将继续组建通能课程开发小组。

2)进一步推进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基础型通能课程的实施,完善课程计划与安排。

3)探索通能课程与导师制、学校社会实践和其他活动的结合,在活动中提升学生通用能力,形成一些个案。

4)探索与完善导师制课程活动、中澳英语特长班课程建设等系列工作。

(五)、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进课堂增值行动,推进教学研修的有效性

1)常规管理长抓不懈,使教学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对教师的备课、授课、反馈和辅导环节的管理走向高效化。

2)结合“四环节十六字”的项目推进,做好教学反馈环节,推进课堂增值行动。

3)以家常课校内公开为载体,关注反馈环节,初步完成案例,全员推进教学研修活动。

4)以“一课多教”为平台,推进导师制和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发展,扩大学校影响。

5)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提升初三、高三毕业班教学校果。

(六)、做好科技、民防、环保、语言文字、招生、毕业、学籍管理等工作,配合学校及其他部门做好安全等工作,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教导处

20122

 

 

 

 

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流程表(初定)  

 

                   

1

2.7-2.10

1.开学,行政、教导处、教研组长检查开学后的教学常规;2. 教研组笔记作业规范检查,各备课组完成教学进度表;3. 拓展课选课及安排(高二正式上课); 4.确定反馈环节重点落实人员及内容;5.初三、高三毕业班工作会议;6.确定“未来教室”等项目培训人员;

2周(2.13-2.17

1. 拓展课开始上课;2.各年级爱心学校开学(毕业班第1周开始);3.各备课组交教学进度表; 4. 高二加一学科拓展第一次流动5.教导处抽查教案、作业及笔记;6.教研组长例会(1)交流工作计划;(2)汇报开学教学情况;(3)报反馈环节重点落实人员和字、报教师家常公开课时间内容等。

3周(2.20-2.24

1.导师集体研修;2. 教学常规检查(1)检查部分教案;(2)检查集体备课记录;(3)检查教研组建设情况;3.组建通能课程开发小组、启动学习设计小组工作;4.高三八校联考;5.家常课校内公开开始(反馈环节等)

4周(2.27-3.2

1.教研组长例会; 2.四环节十六字研究检查;3.八校联考质量分析;4.制定十一五师训计划;5. 召开“四环节十六字”研究人员会议,成立学业评价小组。

5周(3.5-3.9

1.356日月考;2.学生座谈会,笔记作业检查; 3.确定“一课多教”全国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方案;4、对小学开放准备;

6

3.12-3.16

1.制定“中澳英语特长班课程计划”;2. 教研组长例会。3. 月考质量分析

7周(3.19-3.23

1.期中考试布置;2.对小学开放; 3.高三年级学业水平考。

8周(3.26-3.30

1. 导师集体研修;2.中招咨询与宣传、组织等启动;3、高二集中学劳技;4.教研组长例会;

9周(4.2-4.6

1. 检查备课笔记和教案;2.初中实验考(暂定);3. 期中考试准备完毕

10周(4.9-4.13

1. 4月9-11日期中考试(部分年级联合调研);2.落实“一课多教”活动准备工作。

11周(4.16-4.20

1. 高二、高三区调研测试; 2.高二加一学科拓展第二次流动;3.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12周(4.23-4.27

1. 各年级作业及笔记展示; 2.“一课多教”全国教学交流研讨活动;3.初三、高三毕业班工作会议;。

13周(4.30-5.4

1. 导师集体研修;2.高三年级填报志愿;3. 初三、高三临考心理疏导。

14周(5.7-5.11

1.教研组长例会;2.初步确定导师制学生各社会实践方案;3.初二劳技考试; 4. 参加学习设计项目交流活动。

15周(5.14-5.18

1.51415月考; 3、新学年拓展课申报。

16周(5.21-5.25

1.教研组长例会;2. 月考质量分析;3.制定“中澳英语特长班”、未来教室管理等制度;4.完成导师制学生各社会实践方案和组队;

17周(5.28-6.1

1.导师集体研修;2.期末考试准备; 3.高三上半天课;

18周(6.4-6.8

1. 拓展课结束;2. 高考;3.初三上半天课。

19周(6.11-6.15

1.新课结束;2. 教研组长例会: 3.中考;4. 家常课校内公开结束,提交反馈环节实践案例。

20周(6.18-6.22

1.6月20-22日期末考试;2.交听课笔记、备课组长工作手册等;3.学年教师带教总结。

21周(6.25-6.29

1.结束工作,质量分析,决定学生补考名单,完成导师班流动;2.教研组长学期小结会议;3.高一高二学业考试。

 

 

评论 本主题共有0评论 |<首页 <<上一页 第1页 下一页>> 尾页>|
登录名: 密码: 身份:教师 学生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