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是学校在坚持教育教学自主发展实践,落实特色项目推进,提高优质资源共享效益的一年,结合学校主要工作和新学期的工作思路,以提高教学效益,强化质量意识为着眼点,努力推进双通课程体系、全面落实导师合作制、实践课堂创新为抓手,达成课堂效益增值,提升教学品质, 重拾信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目的,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以课程计划的校本化实施为载体,改进课程管理,实践双通,完善双通课程体系建设;
(二)以各项目的推进工作为抓手,在教师培训与实践中提升与创新,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
(三)以课堂教学研究为着眼点,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与常规管理,抓质量上台阶,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二、具体工作
(一)推进双通教育,做好通能课程管理与实践工作,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1、探索英语特长班的课程设置与实践工作,改进高一课程建设,特别是专题教学与实践课程的开设,基本确定高二高三的课时计划与安排。
2、以通能课程论证为契机,抓好通能课程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和基础型课程校本实施上的研究、实践与提升;改进拓展型研究型通能课程和政、史、地、理、化、生学科基础型课程的通能校本实施方案;鼓励教师继续开发通能课程;
3、完成已经开发的通能课程计划的编制与推进,形成部分课程科目集;改进课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及考核工作,推进通能课程的完全整合和双通教育的实施。
(二)推进课堂增值行动、四环节十六字、导师制、中澳英语及英德研修项目、数字技术项目、学习设计等项目实践工作,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1、继续做好作业、笔记规范的落实、检查与展示工作。起始年级(预备年级、高一年级)以作业规范和课堂笔记为主,毕业年级以复习环节为主,其他年级以在抓好作业规范和课堂笔记的基础上抓预习规范。
2、以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上半学期初赛,下半学期公开课决赛)为依托,结合数字技术项目实践要求,推进课堂创新。
3、各教研组围绕数字技术项目,在以下各方面分别完成1-4个成果:教研活动专题研讨及综述、公开课案例及点评等、论文或者案例及专家推荐意见、阶段测试或者考试的分析及反馈落实详述。
结合学习行为要求,以学习设计项目研修为抓手,在初一英语、数学两门学科中对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进一步进行探索
4、探索推进导师合作制的实践,特别是合作机制的建立与选择、合作形式与内容的选择确立、合作导教策略与方法探索,配合科研室做好市级课题的实践与小结;借助PAC项目测试项目完善导学关系的建立与实践。
5、探索中澳英语特长班和英德进修项目组的实践及管理,促进学校英语环境优化及校园文化的提升,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国际视野与英语思维,促进英语教研组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
6、探索数字技术在改进教学实践中的实践,特别是未来教室的使用,促进学生发展,借助三校研修,提升教师专业水准。
(三)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强化日常教学管理。
1、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展示与宣传工作,日常教研活动上工作安排,每教研组一学期至少有2条信息经审核上网。
2、规范备课组备课活动和教师的日常听课活动,教研组长和教导处本学期至少检查或参加各备课组一次备课活动,听教师家常课每人一节。
3、进一步细化考试要求,规范考试制度,落实好有关考试的质量分析及改进与提升跟进工作。
4、以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大奖赛为平台,促进老师专业发展。精心准备,9月初出方案做动员,上半学期预赛,下半学期决赛。
5、做好对口学校的教学协作工作,组织落实好相应校际教学交流与研究活动。
6、协助教育评价与咨询委员会,做好相应调研与评估工作。
(四)配合或主导科技、教师培训、语言文字、民防劳技、毒品预防、民族精神、社会实践及上级部门和领导布置的其他各项工作。
三、日程安排
周 次 |
主 要 事 项 |
第1周
9/2~9/6 |
1、各备课组交教学进度表;2、各年级爱心学校开学准备;3、拓展课开课准备会;4、教导处随堂听课、抽查教案、作业及笔记;5、起始年级(预备年级、高一年级)完成对学生进行作业规范和课堂笔记规范为主的宣传和教育; 6、英语组研修项目会议 |
第2周
9/9~9/14 |
1、教研组长例会,交流教研组计划; 2、各年级拓展课开始上课、爱心学校开学; 3、召开学习部长和学习委员会议;4、 教研组长例会;5、制定中青年教师大奖赛方案。6、预备年级摸底检测;7、校内带教结对工作安排;8、数字技术实践推进类项目任务分解,教研组人员安排。 |
第3周
9/16~9/20 |
1、教导处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2、高一年级年级学生座谈会;3、带教结对会议;4、教研组讨论数字技术项目的实践与推进。5、备课组长会议;6、高一学生观摩集体导教;7、导师制社会实践总结汇报; |
第4周
9/23~9/27 |
1、教研组长例会;2、教导处检查 “一次作业、两次批改、三次落实”的工作;3、教研组上报课堂增值行动和反馈环节实践内容; 5、三校研修启动 |
第5周
9/30~10/4 |
国庆长假, |
第6周
10/7~10/11 |
1、8日、9日学业质量监测;2、高一学生初选导师;3、初高三阶段工作分析; |
第7周10/14~10/18 |
1、中青年教师大奖赛初赛;2、期中考试准备 |
第8周
10/21~10/25 |
1、教研组长例会。2、25日前交期中考试试卷。 |
第9周
10/26~11/1 |
1、各组报大奖赛决赛名单;2、检查教案情况 |
第10周
11/4~11/8 |
1、各年级期中考试(高三八校联合调研); |
第11周
11/11~11/15 |
1、各年级组、教研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2、通能课程第一轮材料提交;3、高二劳技集中上课; |
第12周
11/18~11/22 |
1、教研组长例会;2、教师大奖赛决赛教师交教学设计,落实有关活动安排; 3、高一学生首次集体导教 |
第13周
11/25~11/28 |
1、检查作业笔记情况;2、中青年教师大奖赛决赛 |
第14周
12/2~12/6 |
1、教研组长例会;2、检查数字技术项目各组完成情况(各教研组提供纲目) |
第15周
12/9~12/13 |
1、9日、10日学业质量监测; |
第16周
12/16~12/20 |
1、教研组长例会;2、期末考试命题布置;3、布置拓展课考核事宜 |
第17周
12/23~12/27 |
1、期末考试考务准备;2、制定导师制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方案;3、拓展型课程结束;4、收数字技术实践推进类项目材料 |
第18周
12/30~01/3 |
1、期末复习迎考;2、交拓展课成绩;3、、交期末考试试卷,完成期末考试考务工作 |
第19周
01/06~01/10 |
1、期末考试;2、带教小结会议,学科带头人交精备课教案 |
第20周
01/13~01/16 |
1、教研组工作总结; 2、处理登分事宜;3、高一通能实践学生总结交流会议;4、结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