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作为“引路人”的教师,无论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考虑,还是基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迫切需求,都责无旁贷地要重视起经典作品、古诗词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和探讨,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背诵经典作品、古诗文,共同发展成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实施原则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内容上语文课本内容与补充教材内容相结合;时间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2、诵读与写作相结合原则——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
3、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原则
4、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年级,分阶段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分层实施逐步推进。
四、诵读内容
遵循上级部门的内容安排,以《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为基础,适当地进行调整。
1、预备年级、七年级——教好课内经典篇目,选用《诗境浅说》中的相关篇目诵读。
2、八年级、九年级——教好课内经典篇目,选用《读本﹒中学篇I》中的相关篇目诵读。
3、高一年级——以《读本﹒中学篇II》为主,并诵读《〈论语〉一百句》的内容。
3、高二年级——教学课内经典篇目,诵读《〈孟子〉一百句》和《〈诗经〉一百句》。
五、保障措施:
1、按照上级领导部门要求,切实利用好每周一节,全学期15课时的拓展型课时时间,在时间上给予充分保障。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3、以升旗仪式为平台,定期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
4、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5、将学生诵读成绩纳入拓展课成绩进行管理和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