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深入 师生素质提升
学校精神引领 文化生活丰富
党的建设加强 主体责任落实
教育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发展规划
教学科研
32
33
34
35
师资建设
学校治理
平安健康达标 校园环境优化
社会责任担当 学校形象良好
特色指标
社会责任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 学校首页 >> 2017-2018创建在线 >> 教育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 教学科研 >> 32
老师学案
上传:管理员 点击:1009

4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一、反应类型

1、新陈代谢:细胞内所有的化学反应的总称。

2、这些化学反应的分类:

1)按过程分类:                 2)按效果分类:

            物质代谢                          合成代谢(也叫做“同化作用”)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

            能量代谢                          分解代谢(也叫做“异化作用”)

【注意】

能量代谢伴随着物质代谢进行。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与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同时  (分开/同时)进行。

同化作用类型

 
                                        自养 

                                        异养        

3、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

                                        需氧       

异化作用类型

 
                                        厌氧   

                                        兼性厌氧   

【背出以下生物的代谢类型】:

蓝藻:自养需氧型      硝化细菌:自养需氧型   水稻:自养需氧型

固氮菌:异养需氧型   酵母菌:异养兼气型   乳酸菌:异养厌氧型    蛔虫:异养厌氧型

4、化学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多个小分子 1个大分子

               水解反应:1个大分子 + nH2O 多个小分子

分解反应

            氧化分解反应:C6H12O6 + O2 CO2 + H2O

                          C6H12O C2H5OH + CO2

                          C6H12O C3H6O3

【例1】人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异养型  ,异化作用类型是 需氧型 ,新陈代谢类型是     异养需氧型 

【例2有关新陈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我更新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B. 先有同化作用,后有异化作用

C. 能量代谢总是伴随物质代谢发生    D. 同化作用总是伴随异化作用进行

【例3】由三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三肽化合物的过程称为(  

  A. 合成反应       B. 加成反应      C. 分解反应         D. 水解反应

【例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二氧化碳+水→葡萄糖             B. 蛋白质+水→氨基酸

C. 葡萄糖→淀粉+                 D. 甘油+脂肪酸→脂肪

 

二、生物催化剂——酶

1细胞内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    的催化。因此,所有的活细胞都能合成“酶”。

2、酶的化学本质是:绝大多数的酶是  蛋白质 ,少数的酶是  RNA 

3、酶的命名:  来源    +     底物 

4、酶的功能:降低反应活化能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生成物的量

酶在酶促反应前后性质数量都不改变。

5、酶的特性

1  高效  性。酶的催化活性是化学催化剂活性的107——1013倍。

2  专一  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 酶分子存在一个特定的“  活性部位 ”,该部位只与在结构  形状上完全契合的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催化作用才发生。

 

 

3)需要适宜的条件。如   温度     PH 

    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高温使酶  失活 。过酸、过碱使酶  失活  。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2,胰蛋白酶的最适PH  9  

 

 

 

 

 

 

6、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酶,只有与辅助因子(如:金属离子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结合才显示活性。这些辅助因子称为“  辅酶 ”。

7、生物体可以通过改变酶的活性来调节化学反应速度。常见的两种调节方式:

1)酶的竞争性  抑制:产生与底物构型类似的物质(即“竞争性抑制剂”)占据酶的活性部位,减缓反应速度。

2)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产生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并改变酶“活性部位”的空间结构,使其不能与底物结合。

 

 

 

 

 

 


【注意】

酶的竞争性抑制,这种抑制作用可以通过  增加底物浓度   得到缓解。

酶的非竞争性抑制,这种抑制作用一旦发生,则  不可以  (可以/不可以)得到缓解。

 

【例1能催化脂肪和脂肪酶水解的酶分别是(   

A.脂肪酶、脂肪酶   B.蛋白酶、脂肪酶  C.脂肪酶、蛋白酶  D.蛋白酶、蛋白酶

【例2以下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 酶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发挥作用

C. 酶都有消化功能                  D. 酶会在低温下失活

【例3如图所示的过程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速率

曲线,此曲线表明酶的(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D.催化需要适宜的pH

三、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能量货币)

1、中文名称:   腺苷三磷酸酶  

 

 

 

 

 

 

 

 

2、结构简式:   APPP   A   腺苷

  高能磷酸键      后面  (前面/后面)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能量。

3AP 叫做“  腺苷一磷酸  (组成  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

4ADP可与ATP相互转化:

 ATP合成 

 
                                                

  ATP水解

 
ATP                          ADP  +   Pi   +  能量        

 

【思考】:ATPADP之间的转化是不是可逆反应?为什么?

答:ATPADPADPATP  不是  可逆反应,因为酶不同,能量的来源、去路不同。

ATPADP反应式中“能量”来源于  ATP中高能磷酸键  中的能量,

去路是  各项生命活动     

ADPATP反应式中“能量”来源于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去路是   ATP中高能磷酸键    

6、细胞内合成ATP的三个场所:  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例1】生物体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物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   

AATP、葡萄糖、脂肪       B.葡萄糖、ATP、脂肪

CATP、脂肪、葡萄糖       D.葡萄糖、脂肪、ATP

【例2AMP就是组成某物质的基本单位之一,该物质是(  

ADNA    BRNA      C.蛋白质   D.酶

【例3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是(  )

A.很多、很快      B.很少、很慢      C.很多、很慢      D.很少、很快

【例4】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蛋白质__

2)在12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

因为_底物被分解完了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

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温度由37℃逐渐升高到10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减慢__,原因是  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降低,直至高温使酶失活 

5)该酶是在胰腺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然后被分泌进入  消化道后才有活性。可以催化底物分解成多肽

【课后作业】

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分解反应的是(  

A.核酸→核苷酸  B.葡萄糖→丙酮酸   CATPADP   D.脂肪→甘油+脂肪酸

2、图示酶与底物的关系, 表示不同物质,图中底物不可能是(             

      A.二肽                  B.蔗糖

    CATP                     D.麦芽糖

3、唾液淀粉酶只能分解淀粉为麦芽糖,不能分解蛋白质为多肽,这是酶的(  

   A. 专一性        B. 多样性        C.高效性          D. 稳定性

4gao3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5、下列因素中不会对酶分子结构产生永久性影响的是(  

   A.过酸   B. 过碱        C.高温          D. 低温

630个腺苷和60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ATP的个数是(  

  A. 30           B. 60           C. 2           D. 20

7、下面关于生物体内ATP叙述,正确的是(  

A. ATP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 ATP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ATP化学性质很稳定               D. 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多

8、下列生理过程中,不需消耗ATP的是( 

①水光解形成H+   ②肾小管重吸收Na+   ③有丝分裂

④血液与组织液间气体交换          ⑤抗体的合成与分泌

    A.①②      B.③⑤       C.②③             D.①④

9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右图。式中X代表  

AH2O    BH+    CP     DPi

10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明显减少

B.甲乙和乙丙过程中,其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11、观察下列实验,请回答:

试管号

所加试剂

反应条件

检测

1

2mL浆糊+2mL唾液

37℃,10min

12滴碘液

2

2mL浆糊+2mL蒸馏水

37℃,10min

12滴碘液

3

2mL浆糊+2mL稀释10倍的唾液

37℃,10min

12滴碘液

4

2mL浆糊+2mL唾液

100℃,10min

12滴碘液

110分钟后,上述14号试管中,颜色呈现蓝色的是   24    (填编号)。

2)通过上述实验1号和2号试管比较,可以说明酶具有(  

    A.专一性          B. 高效性          C.催化功能         D. 多样性

3)通过1号和3号试管比较,可以说明酶具有(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稳定性          D. 活性

4)通过1号和4号试管的比较,可以探究酶所具有的特性是(  

    A. 稳定性  B. 活性高低与温度有关   C. 移动性     D. 温度越高,活性越高

 

版权所有[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
Copyright By East China Model High School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1)62473989 沪ICP备110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