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师学案
上传:管理员 点击:1009
第4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一、反应类型 1、新陈代谢:细胞内所有的化学反应的总称。 2、这些化学反应的分类: (1)按过程分类: (2)按效果分类: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 能量代谢 分解代谢(也叫做“异化作用”) 【注意】 ① 能量代谢伴随着物质代谢进行。 ②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与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同时 (分开/同时)进行。 同化作用类型 异养 型 3、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
异化作用类型 兼性厌氧 型 【背出以下生物的代谢类型】: 蓝藻:自养需氧型 硝化细菌:自养需氧型 水稻:自养需氧型 固氮菌:异养需氧型 酵母菌:异养兼气型 乳酸菌:异养厌氧型 蛔虫:异养厌氧型
合成反应:多个小分子 → 1个大分子
分解反应 氧化分解反应:C6H12O6 + O2 → CO2 + H2O C6H12O6 → C2H5OH + CO2 C6H12O6 → C3H6O3 【例1】人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异养型 ,异化作用类型是 需氧型 ,新陈代谢类型是 异养需氧型 。 【例2】有关新陈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自我更新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B. 先有同化作用,后有异化作用 C. 能量代谢总是伴随物质代谢发生 D. 同化作用总是伴随异化作用进行 【例3】由三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三肽化合物的过程称为( ) A. 合成反应 B. 加成反应 C. 分解反应 D. 水解反应 【例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二氧化碳+水→葡萄糖 B. 蛋白质+水→氨基酸 C. 葡萄糖→淀粉+水 D. 甘油+脂肪酸→脂肪
二、生物催化剂——酶 1、细胞内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 酶 的催化。因此,所有的活细胞都能合成“酶”。 2、酶的化学本质是:绝大多数的酶是 蛋白质 ,少数的酶是 RNA 。 3、酶的命名: 来源 + 底物 。 4、酶的功能:降低反应活化能,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生成物的量。 酶在酶促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都不改变。 5、酶的特性 (1) 高效 性。酶的催化活性是化学催化剂活性的107——1013倍。 (2) 专一 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 酶分子存在一个特定的“ 活性部位 ”,该部位只与在结构和 形状上完全契合的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催化作用才发生。
(3)需要适宜的条件。如 温度 、 PH 。 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高温使酶 失活 。过酸、过碱使酶 失活 。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 9 。
6、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酶,只有与辅助因子(如:金属离子、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 结合才显示活性。这些辅助因子称为“ 辅酶 ”。 7、生物体可以通过改变酶的活性来调节化学反应速度。常见的两种调节方式: (1)酶的竞争性 抑制:产生与底物构型类似的物质(即“竞争性抑制剂”)占据酶的活性部位,减缓反应速度。 (2)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产生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并改变酶“活性部位”的空间结构,使其不能与底物结合。
【注意】 ① 酶的竞争性抑制,这种抑制作用可以通过 增加底物浓度 得到缓解。 ② 酶的非竞争性抑制,这种抑制作用一旦发生,则 不可以 (可以/不可以)得到缓解。
【例1】能催化脂肪和脂肪酶水解的酶分别是( ) A.脂肪酶、脂肪酶 B.蛋白酶、脂肪酶 C.脂肪酶、蛋白酶 D.蛋白酶、蛋白酶 【例2】以下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 酶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发挥作用
【例3】如图所示的过程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速率 曲线,此曲线表明酶的(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D.催化需要适宜的pH 三、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能量货币) 1、中文名称: 腺苷三磷酸酶 。
2、结构简式: A—P~P~P 。A: 腺苷 。 “~”: 高能磷酸键 。 后面 (前面/后面)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能量。 3、A—P 叫做“ 腺苷一磷酸 ” (组成 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 4、ADP可与ATP相互转化:
ATP合成 酶 ATP水解酶
【思考】:ATP与ADP之间的转化是不是可逆反应?为什么? 答:ATP→ADP和ADP→ATP 不是 可逆反应,因为酶不同,能量的来源、去路不同。 ①ATP→ADP反应式中“能量”来源于 ATP中高能磷酸键 中的能量, 去路是 各项生命活动 。 ②ADP→ATP反应式中“能量”来源于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去路是 ATP中高能磷酸键 。 6、细胞内合成ATP的三个场所: 叶绿体 、 细胞质基质 、 线粒体 。 【例1】生物体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物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 ) A.ATP、葡萄糖、脂肪 B.葡萄糖、ATP、脂肪 C.ATP、脂肪、葡萄糖 D.葡萄糖、脂肪、ATP 【例2】AMP就是组成某物质的基本单位之一,该物质是( ) A.DNA B.RNA C.蛋白质 D.酶 【例3】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是( ) A.很多、很快 B.很少、很慢 C.很多、很慢 D.很少、很快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蛋白质__。 (2)在12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 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温度由37℃逐渐升高到10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减慢__,原因是 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降低,直至高温使酶失活 。 (5)该酶是在胰腺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然后被分泌进入 消化道后才有活性。可以催化底物分解成多肽。 【课后作业】 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分解反应的是( ) A.核酸→核苷酸 B.葡萄糖→丙酮酸 C.ATP→ADP D.脂肪→甘油+脂肪酸
A.二肽 B.蔗糖 C.ATP D.麦芽糖 3、唾液淀粉酶只能分解淀粉为麦芽糖,不能分解蛋白质为多肽,这是酶的( ) A. 专一性 B. 多样性 C.高效性 D. 稳定性 4、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5、下列因素中不会对酶分子结构产生永久性影响的是( ) A.过酸 B. 过碱 C.高温 D. 低温 6、30个腺苷和60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ATP的个数是( ) A. 30个 B. 60个 C. 2个 D. 20个 7、下面关于生物体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 ATP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ATP化学性质很稳定 D. 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多 8、下列生理过程中,不需消耗ATP的是( ) ①水光解形成H+ ②肾小管重吸收Na+ ③有丝分裂 ④血液与组织液间气体交换 ⑤抗体的合成与分泌
9、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右图。式中X代表( ) A.H2O B.H+ C.P D.Pi 10、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B.甲→乙和乙→丙过程中,其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11、观察下列实验,请回答:
(1)10分钟后,上述1~4号试管中,颜色呈现蓝色的是 2、4 (填编号)。 (2)通过上述实验1号和2号试管比较,可以说明酶具有( ) A.专一性 B. 高效性 C.催化功能 D. 多样性 (3)通过1号和3号试管比较,可以说明酶具有( )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稳定性 D. 活性 (4)通过1号和4号试管的比较,可以探究酶所具有的特性是( ) A. 稳定性 B. 活性高低与温度有关 C. 移动性 D. 温度越高,活性越高
|
![]() |
版权所有[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 Copyright By East China Model High School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1)62473989 沪ICP备1103865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