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上传:管理员 点击:252
style="height: 31.5pt; page-break-inside: avoid;">
|
最后学历
|
本科
|
学位
|
学士
|
| ||||||||||||||||||||||||||||||||||||||||||||||||||||||||||||||||
单位地址 |
富民路43号 |
邮政编码 |
200072 |
|
||||||||||||||||||||||||||||||||||||||||||||||||||||||||||||||||||
联系电话 |
单位62473989 家庭 手机13585859154 |
|
||||||||||||||||||||||||||||||||||||||||||||||||||||||||||||||||||||
电子邮箱 |
mqinshou@126.com |
|
||||||||||||||||||||||||||||||||||||||||||||||||||||||||||||||||||||
课
题 组 主 要 成 员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职 称 |
工 作 单 位 |
学历 |
分 工 |
|
||||||||||||||||||||||||||||||||||||||||||||||||||||||||||||||
任升录 |
男 |
48 |
中学高级 |
华东模范中学 |
研究生 |
理论指导 |
|
|||||||||||||||||||||||||||||||||||||||||||||||||||||||||||||||
马兰军 |
男 |
41 |
中学高级 |
华东模范中学 |
本科 |
付组长 |
|
|||||||||||||||||||||||||||||||||||||||||||||||||||||||||||||||
刘文湉 |
男 |
56 |
中学高级 |
华东模范中学 |
本科 |
文献研究 |
|
|||||||||||||||||||||||||||||||||||||||||||||||||||||||||||||||
成梁 |
男 |
46 |
中学高级 |
华东模范中学 |
本科 |
数据分析 |
|
|||||||||||||||||||||||||||||||||||||||||||||||||||||||||||||||
王相成 |
女 |
35 |
中学一级 |
华东模范中学 |
本科 |
教学实践 |
|
|||||||||||||||||||||||||||||||||||||||||||||||||||||||||||||||
|
|
|
|
|
|
|
|
|||||||||||||||||||||||||||||||||||||||||||||||||||||||||||||||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
著 作 者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出版时间 |
解决问题思路为先。 |
马兰军 |
论文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第3期) |
一道课本习题再探究与启示 |
马兰军 |
论文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第9期) |
数学概念教学课在未来智慧教室的尝试与探索
|
徐志勇
|
论文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4第5期) |
|
|
|
|
|
三、课题组成员正在担任的其它研究课题
课 题 名 称 |
课题级别 |
实施时间 |
批 准 单 位 |
资助金额(元) |
马兰军 任升录:运用网格化经验进行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的行动研究 |
区级 |
2014-2017 |
区 |
|
王相成:普通高中高一阶段数学学习障碍排除的行动研究 |
区级 |
2013-2017 |
区 |
|
|
|
|
|
|
|
|
|
|
|
四、立论依据
(本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的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的信息,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数学交流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交流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分享想法,梳理思绪,获得问题解决的源泉。同时数学高考改革要求由数学知识转向数学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课题所指数学交流是指: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中,通过“听、说、读、写”等交流形式,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思想、认识数学规律;与同伴进行知识方面和情感方面的交流中,分享数学思想,理清数学思绪,促进对于数学的更好的理解;在生活实践中能够运用数学语言与符号有条理、慎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 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日本、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学交流均有明确的要求,美国在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发表的《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中明确地把“数学交流”列为数学课程的5大目标之一,提出了“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最佳途径是通过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机会阅读、写作和讨论思想,从而自然地应用数学语言”;我国数学教育的理论界也十分重视数学交流的意义与价值,2001年出版的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因此,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与结构、评价量表的研究以及数学交流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弥补数学交流理论研究的一些缺憾,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同时通过数学交流,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理解,在与自己或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学习数学,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提升新课程的执行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高中学学生,虽然学习刻苦认真,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但是长期习惯于通过大量的题目训练获得知识,记忆公式。这样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氛围,造成农村学生缺少有效的自我交流以及与同伴间的交流,数学学习依赖模仿或者机械地死记硬背。这样被动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不能通过数学交流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不能较好地运用数学语言与符号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不能在与同伴数学交流中分享数学思想、完善数学方法。因而,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是数学学习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二期课改的理念,完善学生学习方式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关于数学交流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在国内主要的研究是围绕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过程中展开的。其中扬州市梅岭中学《初中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最具代表性。在培养初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途径、方法与策略方面作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数学交流的认识不够深入,对于数学交流本身的结构、内涵的研究,没有显著的成果;对于具有操作意义的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评价量表以及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关系的研究没有涉及,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新意。本课题研究对于数学教学的改革、我国数学学习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在新课程背景下,本研究对于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生的作业训练体系,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另外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同类学校开展这一研究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有价值的案例。 参考文献: 1\聂必凯、郑庭曜、孙伟、蔡金法 美国现代数学教学教育改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奠宙 数学教育经纬——张奠宙选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3\中国教育学会中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编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6\季素月,袁洲;高中与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
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 研究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探究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现状及其原因;研究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结构以及数学交流能力的评价量表;探索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途径、方法和策略;构建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保障机制;获得开展培养中学数学交流能力的体会与认识。 研究内容: 一、中学生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现状的调查 2、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不强原因的分析 二、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结构、评价量表以及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 1、中学剩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的研究 2、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学习能力的关系的研究 3、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评价量表的研究 三、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途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1、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预习并完成前置作业;(2)交流预习体会,解决学习疑问 (2)知识、技能与方法的自主归纳与总结(4)典型例题的研究 (5)学习体会的交流与总结 (6)学习内容的自我检查 2、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学生作业训练系统的建构; (1)前置作业的编制;(2)课堂与课后自我检查作业的编制; 3、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教学环境建构; (1)班级交流学习的小组组建原则、管理机制、评价机制 (2)班级有利于学生数学交流的文化建设 (3)数学交流的实践活动构建 4、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策略的研究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研究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现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避免研究的弯路,以获得较好的研究效果。 2、调查问卷法:通过中学生数学交流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了解学生数学交流的现状,分析原因,制订正确的对策措施。 3、行动研究法:在对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对策措施计划,并在课堂内外实施研究计划,开展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构建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作业训练体系;总结与反思前一段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不足,修正与完善研究计划;在完善研究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继续开展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活动。通过不断的计划——实践——修正计划——进一步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获得开展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研究的分组会与认识。 研究创新之处 本研究试图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探求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提供学生有效的数学交流活动的可操作的评价量表;探索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途径方法与策略。 虽然有关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国内外已经有部分学校开展过,但关于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数学交流能力的评价量表以及从广义上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途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案例,因而本研究有一定的新意,具有创新意义。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2年 第一阶段:2017.7—2017.10 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制订研究计划 1、确定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分配任务; 2、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3、组织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学习培训 4、准备开题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7.11—2018.6 初步实践研究阶段 1、组织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研究任务与目标; 2、根据研究计划,按计划,分步开展研究活动; 3、组织专家与同行知道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确定研究计划,修正完善研究计划; 第三阶段:2018.7—2019.1 深入研究阶段 1、在反思研究过程,完善与修正研究计划的同时,深入开展研究活动; 2、不断地反思与完善研究计划,改进培养中学生的途径、方法与策略; 3、在市、区级研究平台上,展示研究成果,获得专家与学者的技术支持; 4、课题组在专家领导指导下对课题研究项目进行总结与提炼; 第四阶段:20197.2—2019.6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 1、以论文形式总结研究的经验与认识; 2、在区市级层面展示研究的成果。
|
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
(包括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主持人情况、课题组人员结构、研究经费、设备等) (一)现有的工作基础 我校在高中阶段实施了合作导师制的研究已有五年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合作交流能力是合作导师制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证。 (二)研究的外部条件 目前在全区打造新静安精品教育的过程中,区又提出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新课题,在这一大背景下,高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提高,是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重要一个方面,从而使本课题有研究的紧迫性、必要性及实用性, (三)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长期在教学第一线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有担任静安区高中数学教研员,长期指导教师课题研究, 有较强的专业功底及理论水平,先后发表论著、论文几十篇,对课堂教学及学生数学交流有深入的研究;有学校学科教研组长,长期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有丰富的教科研经验;有数学教研组组长,高三毕业班工作十七届,先后发表论文几十篇,有较好研究课题的经验,现在正在参加上海市第二批名师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组织能力强;还有一批年轻老师都在高中教学第一线工作近十年,都是骨干教师,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四)领导大力支持 校领导对本课题给予大力支持,定期召开研讨会,开展研讨交流,推广成功做法,从深层次上推动高中学生数学数学交流的提高。
|
五、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最多限报 10 项)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段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
1 |
2017.7—2017.12
|
完成中学生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与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不强原因的分析 |
分析报告 |
徐志勇 |
|
2 |
2018.1--2018.6 |
完成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结构、评价量表以及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
|
完成中期报告 |
马兰军 |
|
3 |
.2019.1--2019.6.30 |
完成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策略的案例研究与终期总结报告
|
报告 |
徐志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终研究成果(最多限报 2 项)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
.2019.1--2019.6.30 |
完成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策略的案例研究与终期总结报告 |
报告 |
徐志勇 |
|
|
|
|
|
|
|
六、经费预算
|
序号 |
经费开支科目 |
金额(元) |
序号 |
经费开支科目 |
金额(元) |
费用类别 |
1 |
场地租赁费 |
|
5 |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等费用 |
2500 |
2 |
差旅费 |
1000 |
6 |
劳务费 |
1500 |
|
3 |
设备费 |
|
7 |
专家咨询费 |
1500 |
|
4 |
材料费 |
500 |
8 |
培训费 |
|
|
合计 |
7000.00元 |
注:
1. 根据课题申报的具体研究周期和经费,合理确定经费使用明细。
2.课题支出费用的类别可以是:
(1)场地租赁费:主要用于组织课题研究等租赁场地而发生的支出;
(2)差旅费:主要用于课题运行过程中开展相关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差旅费支出(含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差旅费标准及有关规定详见《上海市市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沪财行[2014] 9号)规定:
(3)设备费:主要用于课题运行所需设备的购置、租赁、使用等相关支出;
(4)材料费:主要用于课题运行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等支出;
(5)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等费用:主要用于课题运行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书报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知识产权事务等支出;
(6)劳务费:
(7)专家咨询费:
(8)培训费:主要用于课题组织开展培训的支出;支出标准及有关规定详见《上海市市级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沪财行[2014]35号),其中因公短期出国培训详见《因公短期出国培训费用管理办法》(沪财行[2014]4号)。培训费按照沪财行〔2014〕35号费用开支范围进行明细填列。
七、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
||||
具有第一线的实践意义,且能结合新高考进行研究。
|
||||
第一推荐人姓名 |
专业职务 |
研究专长 |
工作单位 |
推荐人签章 |
吴景惠 |
高级 |
教育 |
华东模范中学 |
|
第二推荐人姓名 |
专业职务 |
研究专长 |
工作单位 |
推荐人签章 |
刘文湉 |
高级 |
教育科研 |
华东模范中学 |
|
八、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静安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素养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保证课题研究经费;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
同意申报
公章: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
九、静安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年月日 |
注:申请表一式三份
课题名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立论依据:本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的参考文献(不少于7篇)。 立论依据: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的信息,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数学交流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交流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分享想法,梳理思绪,获得问题解决的源泉。同时数学高考改革要求由数学知识转向数学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课题所指数学交流是指: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中,通过“听、说、读、写”等交流形式,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思想、认识数学规律;与同伴进行知识方面和情感方面的交流中,分享数学思想,理清数学思绪,促进对于数学的更好的理解;在生活实践中能够运用数学语言与符号有条理、慎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 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日本、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学交流均有明确的要求,美国在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发表的《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中明确地把“数学交流”列为数学课程的5大目标之一,提出了“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最佳途径是通过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机会阅读、写作和讨论思想,从而自然地应用数学语言”;我国数学教育的理论界也十分重视数学交流的意义与价值, 2001年出版的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因此,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与结构、评价量表的研究以及数学交流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弥补数学交流理论研究的一些缺憾,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同时通过数学交流,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理解,在与自己或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学习数学,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提升新课程的执行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高中学学生,虽然学习刻苦认真,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但是长期习惯于通过大量的题目训练获得知识,记忆公式。这样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氛围,造成农村学生缺少有效的自我交流以及与同伴间的交流,数学学习依赖模仿或者机械地死记硬背。这样被动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不能通过数学交流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不能较好地运用数学语言与符号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不能在与同伴数学交流中分享数学思想、完善数学方法。因而,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是数学学习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二期课改的理念,完善学生学习方式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活页1——
国内外关于数学交流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在国内主要的研究是围绕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过程中展开的。其中扬州市梅岭中学《初中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最具代表性。在培养初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途径、方法与策略方面作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数学交流的认识不够深入,对于数学交流本身的结构、内涵的研究,没有显著的成果;对于具有操作意义的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评价量表以及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关系的研究没有涉及,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新意。本课题研究对于数学教学的改革、我国数学学习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在新课程背景下,本研究对于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生的作业训练体系,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另外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同类学校开展这一研究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有价值的案例。 参考文献: (1)聂必凯、郑庭曜、孙伟、蔡金法 美国现代数学教学教育改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奠宙 数学教育经纬——张奠宙选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3)中国教育学会中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编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6\季素月、袁洲;高中与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2.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 研究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探究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现状及其原因;研究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结构以及数学交流能力的评价量表;探索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途径、方法和策略;构建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保障机制;获得开展培养中学数学交流能力的体会与认识。 研究内容: 一、中学生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现状的调查 2、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不强原因的分析 二、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结构、评价量表以及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
|
——活页2——
1、中学剩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的研究 2、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学习能力的关系的研究 3、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评价量表的研究 三、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途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1、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预习并完成前置作业;(2)交流预习体会,解决学习疑问 (2)知识、技能与方法的自主归纳与总结(4)典型例题的研究 (5)学习体会的交流与总结 (6)学习内容的自我检查 2、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学生作业训练系统的建构; (1)前置作业的编制;(2)课堂与课后自我检查作业的编制; 3、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教学环境建构; (1)班级交流学习的小组组建原则、管理机制、评价机制 (2)班级有利于学生数学交流的文化建设 (3)数学交流的实践活动构建 4、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策略的研究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研究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现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避免研究的弯路,以获得较好的研究效果。 2、调查问卷法:通过中学生数学交流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了解学生数学交流的现状,分析原因,制订正确的对策措施。 3、行动研究法:在对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对策措施计划,并在课堂内外实施研究计划,开展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构建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作业训练体系;总结与反思前一段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不足,修正与完善研究计划;在完善研究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继续开展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活动。通过不断的计划——实践——修正计划——进一步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获得开展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研究的分组会与认识。 研究创新之处 本研究试图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探求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提供学生有效的数学交流活动的可操作的评价量表;探索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途径方法与策略。 虽然有关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国内外已经有部分学校开展过,但关于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数学交流能力的评价量表以及从广义上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途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案例,因而本研究有一定的新意,具有创新意义。 3.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包括现有研究工作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组人员状况、研究经费、设备等。 |
——活页3——
(一)现有的工作基础 我校在高中阶段实施了合作导师制的研究已有五年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合作交流能力是合作导师制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证。 (二)研究的外部条件 目前在全区打造新静安精品教育的过程中,区又提出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新课题,在这一大背景下,高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提高,是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重要一个方面,从而使本课题有研究的紧迫性、必要性及实用性, (三)课题组成员状况 课题组成员长期在教学第一线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有担任静安区高中数学教研员,长期 指导教师课题研究, 有较强的专业功底及理论水平,先后发表论著、论文几十篇,对课堂教学及学生数学交流有深入的研究;有学校学科教研组长,长期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有丰富的教科研经验;有数学教研组组长,高三毕业班工作十七届,先后发表论文几十篇,有 较好研究课题的经验,现在正在参加上海市第二批名师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组织能力强;还有一批年轻老师都在高中教学第一线工作近十年,都是骨干教师,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四)领导大力支持 校领导对本课题给予大力支持,定期召开研讨会,开展研讨交流,推广成功做法,从深层次上推动高中学生数学数学交流的提高。 4.成果形式:最终完成时间,阶段成果、最终成果及其形式。 成果形式: 一、最终完成时间:拟定于2019年6月30日 二、阶段成果: 1、2017.7—2017.12 完成中学生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与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不强原因的分析 2、2018.1--2018.6 完成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结构、评价量表以及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 (评价研究),完成中期报告。 3、2018.7--2018.12 完成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途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4.2019.1--2019.6.30 完成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策略的案例研究与终期总结报告 三、最终成果及其形式: 总结报告、案例、论文。 |
——活页4——
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段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
1 |
2017.7—2017.12
|
完成中学生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与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不强原因的分析 |
分析报告 |
|
2 |
2018.1--2018.6 |
完成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内涵、结构、评价量表以及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
|
完成中期报告 |
|
3 |
.2019.1--2019.6.30 |
完成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策略的案例研究与终期总结报告
|
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
|
.2019.1--2019.6.30 |
完成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策略的案例研究与终期总结报告 |
报告 |
|
|
|
|
|
|
申报分类 |
|
立项编号 |
|
静 安 区 教育科学研究
一般(规划)课题
申 请 书
课 题 名 称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
课 题 负 责 人 |
徐志勇 |
负责人所在单位 |
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 |
填 表 日 期 |
2017.7 |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
2017年6月修订
申请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静安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认可所填写的《课题申请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静安区教育局科研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遵守静安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均加以注释;
4.避免学术不端,落实静安区教育科研规范要点,遵循静安区教师科研诚信守则;
5.维护学术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教育公共利益;
6.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7.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合理有效使用课题经费,课题结题时如实报告经费使用情况。
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已完全了解静安区教育局科研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授权静安区教育局科研室:
1.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
2.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
3.允许课题研究成果在区域教育系统中查阅和借阅;
4.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
申请者(签章):_______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一、每项课题限报负责人一人。课题申请人必须是该课题的实际主持者,并在该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课题负责人须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同专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育工作者推荐。
二、每一申请人同一时间内只能承担一项区级研究课题。以前申报的区级课题尚未结题的(以办理结题手续为准),不能再次申报。
三、课题组主要成员是指除课题负责人之外的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人员、研究人员与子课题负责人等,人数不得超过10名。
四、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32字(包括标点符号);
五、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上,必须填写课题名称;活页中不得出现承担人及承担人单位有关信息。
六、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七、封面上的“申报分类”栏,填写由“研究领域”和“学科分类”两部分代码组成,具体代码见数据表,如小学语文填B1,幼教填C9。封面上的“立项编号”不用填写。
八、本表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交送一份,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式三份。打印、复印请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申报表与活页分开装订。
一、 数据表
|
课题名称 |
|
新 |
高 |
考 |
背 |
景 |
下 |
高 |
中 |
学 |
生 |
数 |
学 |
交 |
流 |
能 |
||||||||||||
|
力 |
培 |
养 |
的 |
行 |
动 |
研 |
究 |
|
|
|
|
|
|
|
|
|||||||||||||
|
研究领域 |
A、 |
A、基础教育(中学) B、基础教育(小学) C、学前教育D、职业教育E、特殊教育F、成人及高等教育 |
||||||||||||||||||||||||||
|
学科分类 |
2 |
1.语文 2.数学 3.外语 4.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自然、信息技术、劳技等)5.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思品等)6.音乐、体育、美术7.教育管理 8.德育、心理 9.学前 10.其他 |
||||||||||||||||||||||||||
课 题 负 责 人
|
姓 名 |
徐志勇 |
性 别 |
男 |
出生日期 |
1985.5.30 |
|
||||||||||||||||||||||
专业职称 |
中学一级 |
行政职务 |
无 |
|
|||||||||||||||||||||||||
![]() |
版权所有[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 Copyright By East China Model High School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1)62473989 沪ICP备1103865 |
![]() |
||||||
![]() |
![]() |
![]() |
![]() |
![]() |
![]() |
![]() |